[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利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62914.5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永井裕喜;平冢秀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4/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及其 利用 | ||
1.一种制造方法,是制造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具有锂、镍、钴和锰作为必需构成元素的层状结构的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
准备包含锂供给源、镍供给源、钴供给源和锰供给源的复合氧化物制造用的起始原料的工序;
在假烧温度下加热所述起始原料而进行假烧的工序,所述假烧温度设定为低于800℃、且超过所述锂供给源的熔融温度的温度;和
将在所述假烧工序中得到的假烧物升温到超过所述假烧温度的温度区域而进行烧成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起始原料被调制为锂(Li)与其他的所有的构成金属元素的合计(Mall)的摩尔比即Li/Mall成为1<Li/Mall≤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复合氧化物是由下式表示的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
Li1+xNiaCobMncMedO2 (1)
式(1)中的x、a、b、c和d是满足下述所有关系的数,
0.05≤x≤0.2、
0.3≤a≤0.6、
0.1≤b≤0.6、
0.1≤c≤0.5、
0≤d≤0.02、
a+b+c+d=1,
Me不存在或者是选自Mg、Sr、Ti、Zr、V、Nb、Ta、Mo、W、B和Al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以下述摩尔比调制包含锂供给源、镍供给源、钴供给源和锰供给源的所述起始原料,所述摩尔比被设定为通过所述烧成能够制造由所述式(1)表示的复合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作为所述锂供给源,使用碳酸锂或氢氧化锂。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镍供给源、钴供给源和锰供给源之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是该应被供给的构成元素的氢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将所述起始原料在大气或氧化性气氛中、在设定于710℃以上且低于800℃的温度范围内的假烧温度下进行假烧,接着,升温到设定于800℃~1000℃的温度范围内的最高烧成温度而进行烧成。
7.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是由具有锂、镍、钴和锰作为必需构成元素的层状结构的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实质地构成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复合氧化物由下式表示:
Li1+xNiaCobMncMedO2 (1)
式(1)中的x、a、b、c和d是满足下述所有关系的数,
0.05≤x≤0.2、
0.3≤a≤0.6、
0.1≤b≤0.6、
0.1≤c≤0.5、
0≤d≤0.02、
a+b+c+d=1,
Me不存在或者是选自Mg、Sr、Ti、Zr、V、Nb、Ta、Mo、W、B和Al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所述复合氧化物中,采用Rietveld分析得到的晶体中Li格点的Li位占有率大于9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是由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
9.一种锂二次电池,具备含有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
10.一种车辆,具备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29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