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缓存选择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62918.3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H.普塔拉特;A.达莫拉;S.黑尔奎斯特;A.约翰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5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美灵;卢江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缓存 选择 方法 系统 | ||
1. 一种用于选择在通信网络[80]中连接的多个缓存[14]可用的资源[2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用户[18]接收对所述资源[20]的请求;
标识所述多个缓存[14]中存储所述资源[20]的一个或多个缓存[14a、14b、14c];
确定所述用户[18]与存储所述资源[20]的一个或多个缓存[14]中的每个缓存[14a、14b、14c]之间的路径所关联的总成本,其中所述总成本包括反映所述通信网络[80]的拓扑的静态成本[Cf]和指示所述通信网络[80]的变化状况的动态成本[Δ];以及
基于一个缓存[14a]的最低总成本从存储所述资源[20]的一个或多个缓存[14a、14b、14c]选择所述一个缓存[14a]。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通信网络的节点之间的真实路径转换成在任何缓存对之间包括单个路径的虚拟模型,其中所述节点将所述多个缓存彼此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虚拟模型中的每个路径赋予指派成本,其中所述指派成本是运营商定义的量且确定所述静态成本。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表征所述真实路径的性能的参数;
生成表征任何缓存对的状态矩阵;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参数来生成所述动态成本。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参数包括抖动、分组丢失、往返时间、IP层拓扑、路径可用容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使用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填充所述状态矩阵的元素:(i)自动测量系统,其中给定某个时间段两个节点以某个概率来在彼此之间执行测量;(ii)作为测量探测的应用数据;以及(iii)所述网络的节点的被动监视。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矩阵的元素至少包括所述网络的测量参数、所述测量参数的方差、与进行所述测量的时间关联的时间戳以及指示自此后不能够使用所述测量参数的时间的超时参数。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计算相同路径的动态成本与静态成本之间的差;
对所计算的差应用可信度函数以使所计算的差为时间相关的并确定所计算的差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
在成本函数中组合与所接收的参数关联的动态成本和与所述指派成本关联的静态成本以确定所述总成本。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成本函数计算为(i)所述静态成本与(ii)所计算的差与所述可信度函数的积之间的和。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选择所述可信度函数以产生仅在零与一之间的数。
11. 一种用于选择在通信网络[80]中连接的多个缓存[14]可用的资源[20]的节点[14、1600],所述节点[14、1600]包括:
接口[1608],配置成连接到所述通信网络[80]的其它节点[12、14]和/或多个缓存[14];以及
处理器[1602],连接到所述接口[1608]并配置成:
从用户[18]接收对所述资源[20]的请求,
标识所述多个缓存[14]中存储所述资源[20]的一个或多个缓存[14、14b、14c],
确定所述用户[18]与存储所述资源[20]的一个或多个缓存[14]中的每个缓存[14、14b、14c]之间的路径所关联的成本,其中所述成本包括反映所述通信网络[80]的拓扑的静态成本[Cf]和指示所述通信网络[80]的变化状况的动态成本[Δ],以及
基于一个缓存[14a]的最低成本从存储所述资源[20]的一个或多个缓存[14、14b、14c]选择所述一个缓存[14a]。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配置成:
将所述通信网络的节点之间的真实路径转换成在任何缓存对之间包括单个路径的虚拟模型,其中所述节点将所述多个缓存彼此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29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