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移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90100566.4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6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乌多·沃格特;托马斯·伯斐弗 | 申请(专利权)人: | ITW莫洛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杨宇宙 |
地址: | 德国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印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印机,包括至少一个印刷单元,所述单元可以移动到印刷图像获取位置和印刷图像转移位置,并被设计为以自动化步骤实施印刷,为此目的,所述印刷单元具有第一印头支撑件,其包括用于第一印头的第一印头支撑系统或第一印头座和用于接收和保持印版的印版托架。
用作说明,移印机可以从专利文献US6,393,981B1;EP 03794447A1;DE 10200506055A1;DE 102005048467A1和DE 102006005073A1中了解到。
从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内容中了解到的移印机用于以单色方式或者多色方式印刷物体的特定区域,即以单步骤单色印刷或以多步骤多色印刷。另外,用作说明,移印机还已知以数个印刷阶段印刷例如洗碗机面板或者洗衣机面板。
然而,更具体地,当涉及到在数个面上印刷时,现有技术需要在一面被印刷好之后将物体旋转例如90°或180°,以继续对第二面或下一面进行印刷。对于可使用合适的跨越大致半圆的部分的印头进行印刷的圆形物体,现有技术需要在第一侧被印好之后将物体旋转180°以继续印刷第二侧,这样才能在整个圆周上印刷。
对将在单色方式或多色方式中印刷的物体的精确定位需要特别设计的物体支架,所述物体支架必须适应位置的相应变化,因此需要复杂的结构且由于物体的重新定位又很费时间。印刷两个侧面还额外需要两个印刷过程之间的时间间隔。
基于上述引用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标是创造非常简化设计的印刷机,并且该印刷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印刷物体的两侧或更多侧面以及围绕该物体的所有侧面。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具有第二支撑系统或第二座的第二印头支撑件,所述两个印头支撑件被设置为:所述第一印头支 撑件的第一支撑系统或第一座与第二印头支撑件的第二座或第二支撑系统至少在位于印刷图像转移位置时彼此面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还包括:
所述第一印头支撑件和第二印头支撑件能够同时同步地被移动到所述印刷图像转移位置。
所述印版托架被设计为接收两个印版。
所述印版托架垂直地设置。
包括两个油墨杯,所述油墨杯被设置为油墨杯的一个端面总是面向所述印版托架。
所述印刷单元包括两个致动杆,每个致动杆与一个印版支撑件相连。
所述两个致动杆连接至肘节杆。
所述肘节杆包括第一和第二腿部,所述第一和第二腿部中的每一个在其一侧连接至两个致动杆中的一个,并且在其另一侧与驱动部件相连。
所述驱动部件能够在移印机中垂直地移动,并且能够由气动、电动或液压驱动所致动/移动。
所述印头支撑件能够在移印机中垂直地移动。
所述印头支撑件分别设置在一个印头支撑托架上,所述印头支撑托架直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至印头支撑系统上,同时可绕枢轴枢转。
所述印头支撑件和印头支撑托架可绕枢轴旋转90°。
所述印头支撑系统能够在移印机中垂直地移动。
所述移印机包括用于待印刷物体的支撑系统,并且所述支撑系统能够在所述移印机内相对于所述印刷单元垂直地移动并且设置在所述移印机上。
本发明将通过附图中示出的优选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在下文中进行阐述。
图1是本发明的移印机中印刷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其中所述印刷单元正处于印刷图像被获取之前的位置,
图2是图1所示的印刷单元处于印刷图像获取位置和印刷图像转移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局部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印刷单元处于另外的中间位置的局部视图,
图4是图1到图3所示的印刷单元仍处于中间位置的另外的局部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1到图4所示的移印机位于印刷图像转移位置的另外的局部视图(侧视图),
图6是与图5类似的视图,不过位于印刷图像获取位置,
图7示出了移印机的与图3类似的第二实施例,
图8是本发明移印机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其位于马上要到印刷图像获取位置的位置,
图9示出了图8的实施例,不过其位于印刷图像转移位置,和
图10是本发明移印机的第四实施例的印刷单元的局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TW莫洛克有限公司,未经ITW莫洛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901005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隔板、锂二次电池和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箱包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