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连接管理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0236.7 | 申请日: | 201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江启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连接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连接管理系统及方法,特别是一种可方便同时管理多个电子装置的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网络联机管理方法及其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装置通常同时具有许多种有线或无线的网络通信模块,例如现今一般的笔记本型计算机或桌上型计算机都拥有蓝牙装置、以太网卡或无线网卡。同时对于不同的应用程序而言,可能会用到不同的网络通信装置。例如使用者使用聊天软件时,可能使用以太网卡或无线网卡经由因特网做数据传输。而使用者使用视频通话时,则可能会使用蓝牙装置传输语音数据。
因此对于两个电子装置间的文件传输而言,使用者可以选择3G、蓝牙装置、以太网卡或无线网卡达到文件传输的目的,只要这些网络通信装置已经建立这两个装置间的连接即可。但是在先前技术中,对于单一电子装置而言,不同的网络通信装置作文件传输时有不同的存取路径。即使是图形化的使用者界面也不尽相同,对于使用者在操作上会相当不便。此外不同的电子装置可能有相同的名称,因此当使用者要选择作为文件传输的目标的电子装置时会感到困扰。
在先前技术中的电子装置的操作系统,如的系列,已经提供应用程序用以检测个别网络通信装置的连接状态,以及通过这些应用程序达到在两网络通信装置间传输数据。但是对于目前的操作系统或是应用程序而言并没有提供整合电子装置上多个网络通信装置作数据传输的功能。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管理网络连接的方法与系统,以解决先前技术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网络连接管理系统,以同时管理多个电子装置的网络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网络连接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用于计算机系统,其中计算机系统与多个电子装置之间具有至少一网络连接,网络连接管理系统包括管理模块、撷取模块、数据库以及使用者界面,管理模块用以检测计算机系统与多个电子装置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撷取模块用以读取该多个电子装置所各自具有的识别码;数据库用以储存该多个电子装置所各自具有的识别码与网络连接状态;以及使用者界面用以根据数据库以显示网络连接状态,其中当管理模块检测到网络连接状态改变时,管理模块即时储存新网络连接状态于数据库中,并显示于使用者界面上。
本发明的网络连接管理方法用于计算机系统,其中计算机系统与多个电子装置之间具有至少一网络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计算机系统与多个电子装置的一网络连接状态;读取多个电子装置所各自具有的识别码;储存多个电子装置所各自具有的识别码与网络连接状态于数据库中;根据数据库,显示网络连接状态于使用者界面上;判断网络连接状态是否改变;以及若是,则即时储存新网络连接状态于数据库中,并显示于使用者界面上。
本发明的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计算机系统与电子装置之间建立多个网络连接;根据多个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以决定数据的传输方式;以及传输数据。
藉由本发明的系统与方法,使用者与应用程序即可方便地同时管理不同的电子装置所具有的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与多个电子装置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者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网络连接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计算机系统1 识别码54
网络连接管理系统10 第一网络连接55a
管理模块20 第二网络连接55b
第一子网络管理模块21 第三网络连接55c
第二子网络管理模块22 储存路径56
第三子网络管理模块23 应用程序登记模块60
撷取模块30 应用程序61
数据库40 电子装置70
使用者界面50 第一电子装置71
状态显示字段51a、51b 第二电子装置72
图示52 第三电子装置73
昵称53 第四电子装置7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02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丢包检测方法和装置及路由器
- 下一篇:以太网路径创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