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远程USB装置自动连线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0784.X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9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邱堂恩;吴名蕙;蔡耀禄;萧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usb 装置 自动 连线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远程USB装置自动连线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更详而言之,是一种涉及利用USB over IP技术对使用者计算机与USB装置建立连线及中断连线的与远程USB装置自动连线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科技进步让计算机周边设备种类增加,为了让各设备间有共同沟通管道及较佳传输速度,以USB技术达到连线的计算机周边设备也越来越常见,像打印机、传真机或事务机等USB装置都可通过USB与计算机进行连线供该计算机使用。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共享USB装置的需求,因而使USB over IP技术应运而生。
USB over IP技术内容主要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与中继服务器相连接,而该中继服务器则通过USB端口与USB装置连接,当任一台计算机欲使用该USB装置时才进行连线,换言之,计算机与USB装置间虽通过网络及传输线相连,但该USB装置仅于计算机提出连线请求时才进行连线,未提出连线请求的其余计算机则无法取得服务。虽然通过USB over IP技术可实现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共用USB装置,但由于计算机与USB装置连线方式是通过中继服务器与USB装置以USB连线,若提出连线请求的计算机在与USB装置建立连线关系,但该USB装置提供服务后忘记解除连线,将使其余计算机无法与该USB装置建立连线,具体而言,欲使用USB装置的其余计算机必需等待已连线计算机解除连线后才可将欲提出的连线请求送至该USB装置,如此会让等待者需持续观察远程USB装置的连线状态,故以现有USB over IP技术与远程USB装置进行连线具有使用上不便的问题。
如图1所示为公知远程USB装置连线系统提供具有手动连线工具30的使用者操作界面,该手动连线工具30提供连接(connect)与中断(disconnect)两种功能,该功能仅供使用者手动与远程USB装置间的连线或中断连线;再者,该操作界面仅会列出可用的装置列表让使用者选择,使用者仍需亲自选择欲连线的USB装置。由上述知悉,现有的远程USB装置连线系统仅限于使用者手动设定欲连线的USB装置,以及仍需使用者手动进行USB装置连线与断线,故确实不便于使用者操作。
因此,如何让USB装置除了可供多台计算机连线而提供服务外,同时避免任一台计算机在与USB装置建立连线关系且在该USB装置提供服务后仍持续占据连线的问题,实为目前亟欲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公知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远程USB装置自动连线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借此避免任一台计算机在与USB装置建立连线关系且在该USB装置提供对应服务后仍持续占据连线的问题,以提升远程USB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为达前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与远程USB装置自动连线的处理系统,内置于使用者计算机中,用以检测该使用者计算机的存储区中所存储且未被传送的请求信息,以通过USB服务器使该使用者计算机与USB装置建立连线及中断连线,包括:对应单元,通过该USB服务器取得该USB装置的装置信息,且与该使用者计算机内的驱动信息比对,以找出相符者作为可供该使用者计算机使用的USB装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该存储区存储该请求信息的状况;控制单元,用以依据该使用者计算机所发出的请求信息而产生连线请求以及依据该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状况为该存储区所存储的请求信息已清空而产生中断连线请求;以及传送单元,将该控制单元所产生的连线请求或中断连线请求传送至该USB服务器,使该USB服务器依据该连线请求建立该使用者计算机与该检测单元所找到相符USB装置的连线,或依据该中断连线请求中断该使用者计算机与USB装置的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盈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0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