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电极及包含其的等离子显示屏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1139.X | 申请日: | 201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4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利建;吕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17/04 | 分类号: | H01J17/04;H01J17/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汪永生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电极 包含 等离子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件的结构,具体而言,涉及PDP显示屏辅助放电结构。
背景技术
PDP显示屏由前、后基板及制作在基板上的电极、障壁、介质、荧光粉等功能器件组成,其中每个显示单元都由障壁、显示电极、寻址电极和上下介质组成。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分辨率,显示单元通常被设计得很小,对于50WXGA产品,通常在为0.27mm×0.81mm左右。由于显示单元的小型化,单元的放电空间随之变小,因此显示屏的亮度会降低。同时,用于显示单元密度的增加,设置在显示单元中的显示电极的尺寸相应减小并且数量增加,这又会增加电极电阻、提高显示屏的热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显示电极结构,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位于所述透明电极上的汇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电极具有增加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汇流电极的厚度为8~10微米。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屏,其包括形成在前基板上的上述显示电极以及覆盖该显示电极的介质层。
由于汇流电极的加厚,降低了BUS电极的电阻,制作出优质的高发光效率显示器;同时,由于汇流电极厚度增加,该电极上部的介质层较薄,增大了显示单元发光面积,提高亮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显示电极”是指等离子显示屏中的放电电极,包括设置在玻璃基板上的透明电极(ITO电极)和设置在透明电极之上且通常窄于透明电极的汇流电极。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高的分辨率,同时兼顾显示屏的电耗,每个显示单元的尺寸在约0.27mm×0.81mm左右。透明电极的厚度约0.08~0.1um,汇流电极的厚度约4~5um,覆盖在显示电极上的介质层的厚度约20~30um。
在本发明中,与上述尺寸不同,汇流电极的厚度被提高至约8~10微米左右,甚至可以达到11或12微米。但是,该厚度不能过高,若高于12微米,则介质层较薄。其他尺寸可以保持不变。该厚度的提高获得了以下优势:
(1)降低显示电极的电阻率,减少显示屏的热损耗;
(2)由于汇流电极的增厚,减小了电阻,因此减小无效功耗,提高了发光效率;
(3)降低了着火电压。由于降低BUS电极阻抗,外接电源在BUS电极上产生的压降也相应降低,同样的外接电源,实际施加在放电单元上的电压有所提升,为了达到原来放电所需要的单元放电电压,在新的BUS电极上压降减少原来压降的1/2,这样就降低了外加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方式中,介质层的厚度为约30微米,这样,汇流电极顶层的介质层的厚度为约20~22微米,薄于现有技术中的设置。
为了形成本发明的汇流电极(BUS电极),可以在形成透明电极后,涂覆预定厚度的汇流电极层,然后通过蚀刻工艺形成预定图案。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显示电极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在玻璃基板表明形成ITO层;
2、在ITO表面贴附DFR膜或涂覆PR胶;
3、利用显示电极掩膜版对贴过DFR膜或涂覆过PR胶的玻璃基板曝光,曝光量为200~500mJ/cm2;
4、对曝光后的玻璃基板显影;
5、将显影后的玻璃基板进行湿法刻蚀,得到所需透明电极图形;
6、印刷BUS电极并在在90~110℃温度范围内干燥;
7、利用显示电极掩膜版对电极浆料曝光。曝光量为400~700mJ/cm2;
8、对曝光后的玻璃基板显影,得到所需厚度的BUS电极图形。
9、对形成附带辅助放电电极图形的玻璃基板在550℃~570℃高温下烧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1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