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束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2519.5 | 申请日: | 200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W-D·拉赫尔;H·格雷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084 | 分类号: | E03C1/08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米***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器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12月31日、申请号为200580046509.9、 发明名称为“射束调节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束调节器,具有一个射束分解装置,其将流入 的水流分解成多个单射束。
背景技术
由DE 30 00 799业已已知一种射束调节器,其具有一个构成为孔 板的射束分解装置。这种已知的射束调节器的射束分解装置将流入的 水流分解成多个单射束。在射束分解装置中构成的各单射束在下游侧 撞击到均化器(Homogenisiereinrichtung)的多个互相串接的金属滤 网,所述均化器应将各单射束重新组合成均一的水珠状滴落 (perlend-weichen)的整体射束。
由WO 2004/033807业已已知一种具有射束分解装置的通风的射 束调节器,所述射束分解装置将流入的水流分解成多个单射束。在此, 射束分解装置如此定向,使得各单射束分别撞击到一个在下游侧串接 的栅极网的各彼此交叉的栅极杆的交叉点上。为了对各单射束通风, 在射束调节器壳体的壳体圆周上设置多个通风孔。通过通风孔可以抽 吸对水射束通风所需要的空气。然而在此存在这样的危险,即空气抽 吸并且因此这种已知的射束调节器的规则的工作方式通过在旁边流过 的涡旋的水射束损害。
由US-A-4 313 564已知一种自动清洁的射束调节器,该射束调节 器在其射束调节器壳体内具有一个射束分解装置,该射束分解装置将 流入的水流分解成多个单射束。这种已知的射束调节器的射束分解装 置具有一个中心清洁孔,其可借助于一个阀体闭合。这种阀体可以克 服压力弹簧的恢复力在流入的水的压力作用下从一个开启位置运动到 一个关闭位置。当射束分解装置在阀体的关闭位置实现其规定的功能 时,在水中随同引导的并且集聚在射束分解装置的区域内的污物颗粒 可以在阀体未受载且位于其开启位置时排出。在射束分解装置之后串 接一个均化器,其应当将在射束分解装置中产生的各单射束重新形成 一个均一的整体射束并且为此具有多个上下相叠的金属织物层。在用 作均化器的金属织物上支承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利用其对置的弹 簧脚对阀体加载。金属织物借助于一个开口销环固定在面对阀体的一 侧上,所述开口销环在流入侧支承在设置在射束分解器壳体内圆周上 的环形凸缘上。这个环形凸缘应当仅仅将此开口销环固定在其位置上, 所述开口销环将在下游侧设置的金属织物层固定。在US-A-4 313 564 中设置的环形凸缘因此以更远的距离设置在通风孔之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具有相对较少制造费用的 射束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对流入的各单射束更好地或进一步分解。
本发明的射束调节器具有射束分解装置,所述射束分解装置将流 入的水流分解成多个单射束,其中至少一个单射束撞击到一栅极网的 彼此交叉的栅极杆的交叉点上,所述栅极网在下游侧串接并且可以作 为单独的构件安装到射束调节器壳体内,其中至少一个交叉点分别构 成为栅极网的流入侧的凹口,和/或射束调节器是一个通风的射束调节 器,该通风的射束调节器在其射束调节器壳体的壳体圆周上具有多个 在圆周方向上分布的通风孔并且在其壳体内圆周上在流动方向上在所 述通风孔之下具有用于使水射束避开通风孔的阻挡凸起,所述阻挡凸 起在构成为单独构件的栅极网的外边缘上在内圆周侧环形环绕。
在本发明的射束调节器中,在射束分解装置中构成的各单射束其 中至少一个撞击到在下游侧串接的栅极网的各彼此交叉的栅极杆的交 叉点上。因为来自射束调节器的各单射束其中至少一个分别撞击到一 个通过彼此交叉的栅极杆构成的交叉点上,所以在这个区域内分别实 现每个单射束的进一步的多轴的射束分解。
如果交叉点分别构成为优选板状的栅极网的流入侧的凹口,那么 在那儿实现单射束进一步的第二次分解。各单射束即不仅在轴向方向 上分解,而且在本发明的射束调节器的限定凹口的轴向壁上实现各单 射束的附加的径向分解。因此在这个区域内还进一步有利于各单射束 的分解,其中避免了撞击到交叉点上的各单射束的不期望的过度涡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珀有限公司,未经纽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2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肿瘤治疗用双咔唑类DNA嵌入剂
- 下一篇:烟草加工工业的条形材料排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