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缘场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002810.2 申请日: 2010-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1995705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发明(设计)人: 林茂植;徐东邂;崔大林;朴种均;崔修荣 申请(专利权)人: 海帝士科技公司
主分类号: G02F1/1343 分类号: G02F1/1343
代理公司: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代理人: 褚海英;武玉琴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边缘 切换 模式 液晶显示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相关文件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8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2009-0075664号和2009年10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2009-0095936号的优先权,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加了开口率和内部反射系数以提高室外可见性的边缘场切换(FFS)模式液晶显示器(LCD)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人们提出FFS模式LCD以提高平面内切换(IPS)模式LCD的开口率和透射率。

FFS模式LCD可包括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公共电极(或对向电极)和像素电极,从而与IPS模式LCD相比增加开口率和透射率。而且,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可控制为小于上下玻璃基板之间的距离,以便可以在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形成边缘场。这样,可控制存在于电极上的每个液晶(LC)分子,从而提高透射率。

例如在由本申请人提交并注册的韩国专利341123号、855782号以及849599号中公开了传统FFS模式LCD。

参照上述一些专利,韩国专利855782号公开了一种FFS模式LCD,其包括透明公共电极和隔着绝缘层布置于透明公共电极上方的透明像素电极。在FFS模式LCD中,LC层进行摩擦的方向可处于基于栅极线的方向5°以内,透明公共电极的一端可布置于数据线和透明像素电极之间,且可根据数据线控制透明公共电极和透明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以提高数据线周围的开口率和光透射率。

而且,韩国专利849599号公开了一种FFS模式LCD,在该LCD中,对数据线、数据线周围的透明公共电极和透明像素电极的宽度和排列进行控制,以便可以以不同于像素区域中央的LC驱动模式的LC驱动模式来驱动数据线周围的LC。这样,可去除形成于数据线上方的遮光层,且可避免漏光。

在韩国专利855782号和849599号中公开的FFS模式LCD可以增加室外可见性和开口率,并可以以低功耗运行。然而,提高性能的一些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

首先,由于减少或去除了遮光层,会减少与上下板对准所需要的边缘。这样会引起混色,并从而增加了故障率。根据韩国专利849599号,在数据线的台阶部分的摩擦可能进行地不完全。由于摩擦不完全,在数据线的台阶部分中,尤其是与摩擦方向相反的数据线侧会出现漏光。

因此,仍需要开发新的FFS模式LCD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的堆叠结构和设计的边缘场切换(FFS)模式液晶显示器(LCD)。

而且,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FFS模式LCD,其使形成于数据线上方的遮光层被去除或最小化,以提高开口率并降低功耗。

此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FFS模式LCD,该LCD中的导电反射区尽可能地形成于除了透射区以外的区域(例如栅极线和数据线)上,以使反射区的面积最大化,以增强室外可见性。

此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FFS模式LCD,其使漏光和混色最小化,以提高屏幕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边缘场切换(FFS)模式液晶显示器(LCD),其包括下基板、上基板和夹在下基板和上基板之间的液晶(LC)层,其中各像素区域由彼此交叉的栅极线和数据线限定于下基板上,且栅极线和数据线之间的每个交叉点处布置有包括漏极、源极和沟道区的开关器件,该FFS模式LCD包括:透明公共电极,其至少隔着第一层间绝缘层布置于包括栅极线和数据线的整个区域上方;导电反射结构,其连接于透明公共电极,并布置于包括开关器件的一部分的数据线和栅极线上方;以及透明像素电极,其至少隔着第二层间绝缘层布置于透明公共电极和导电反射结构上方的每个像素区域中,该透明像素电极包括多个狭缝,并电连接于开关器件的漏极。

导电反射结构可覆盖漏极的边缘区的至少一部分。

透明像素电极的多个狭缝可与栅极线形成预定角度,且LC层进行摩擦的方向可大致平行于栅极线的方向。

导电反射结构可覆盖开关器件的除了开关器件的漏极的部分区域之外的区域,以使透明像素电极电连接于开关器件的漏极。

导电反射结构可覆盖开关器件的除了开关器件的漏极的一部分和沟道区以外的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帝士科技公司,未经海帝士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2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