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2818.9 | 申请日: | 201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8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柯见铭;李岳翰;许胜凯;李弘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驱动 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发光二极管驱动技术领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 极管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其绘示出相关于已知技术的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如图 1所示,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包括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12、多个发光 二极管串14以及多个晶体管16。
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12具有多个控制接脚121以作为发光二极管串 14的驱动电流的控制端,其是以脉宽调变(PWM)方式控制发光二极管串14 的驱动电流。各个发光二极管串14的一端电连接至电源电压VDD,另一端 通过与其串联相接的晶体管16电连接至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12的相应 的控制接脚121;晶体管16的导通/截止状态是由栅极控制信号Vg决定。再 者,各个发光二极管串14分别包括多个串联相接的发光二极管141,由于发 光二极管141是正向偏压驱动,驱动电流的大小改变会影响发光二极管的跨 压。
于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12以脉宽调变方式驱动各个发光二极管串14 的过程中,在脉宽调变信号VPWM关闭周期(off cycle)内,发光二极管141 的跨压相对于其在脉宽调变信号VPWM开启周期(on cycle)内会下降,使得 跨在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12的控制接脚121上的电压增加,此时栅极控 制信号Vg则会使晶体管16截止,以避免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12遇到控 制接脚121耐压不足遭打坏的问题。
于已知技术中,虽然可通过与发光二极管串12串联相接的晶体管16的 分压作用来避免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12的控制接脚121因耐压不足遭打 坏,然晶体管16的配置势必造成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10的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可避免发光二极管 驱动集成电路的控制接脚遭遇因耐压不足而打坏的问题且具有相对低的成 本,以克服已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驱动集 成电路、发光二极管串以及电阻。其中,发光二极管串电连接于电源电压与 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的控制端之间以藉此接受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 对发光二极管串的驱动电流的控制,电阻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 的控制端与预设电位之间,电阻需满足以下条件(1)及(2):
(Vout-N×Vf-off-min)<Vth (1)
R=(Vout-N×Vf-off-min)/I (2)
其中,N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Vout为电源电压,Vth为所述发光二极 管驱动集成电路的控制端遭遇因耐压不足而打坏的耐压临界值,Vf-off-min为所述 发光二极管串中的各个串联相接的发光二极管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处于关闭 时的特定正向跨压,I为所述发光二极管串中的各个串联相接的所述发光二极 管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处于关闭时流过所述发光二极管串的特定微小电流。 其中,发光二极管串通常包括多个串联相接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 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更包括升压(Boost) 电路,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与电源电压之间,并根据输入电压 执行升压以产生上述的电源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包括脉宽调变 电路以依据此脉宽调变电路来控制发光二极管串的驱动电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串的数量为多个,以及控制 端的数量及电阻的数量皆为多个,从而每一发光二极管串电连接于对应的每 一控制端与电源电压,并且每一电阻电连接于对应的每一控制端与预设电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方法适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 串,其包括步骤:使发光二极管串电连接至电源电压与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 电路之间,以通过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来驱动此发光二极管串;使电阻 的第一端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串与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之间,并使电阻 的第二端电连接至预设电位;以及设定电阻的阻值需满足以下条件(1)及(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28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铜柱的PCB板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LED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