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墨盒及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3127.0 | 申请日: | 201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正太郎;山下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杨暄;吕静姝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盒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盒(ink cartridge)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设有排出液 滴的记录头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墨盒。
背景技术
作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装置,绘图器,上述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例如,作为使用排出墨液滴的记录头的液体排出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喷墨记录装置等为人们所公知。
液体排出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系将墨滴从记录头排出到运送的纸 (并不局限于纸,也包含OHP等,意味着能附着墨滴、或其他液体等,也称为被 记录介质、或记录介质、记录纸等)上,进行图像形成(作为同义语也使用记 录、印字、打字、印刷),有记录头一边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一边排出液滴形成 图像的串行型(serial-type)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在不移动记录头状态下排 出液滴形成图像的行型头(line-head-type)的行型图像形成装置
在本发明中,液体排出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意味将液滴排出到纸、 丝、纤维、布、皮革、金属、塑料、玻璃、木材、陶瓷等介质上的装置,又, 所谓“图像形成”不仅相对介质赋与具有文字或图形等意味的图像,而且,还 意味将不具有图形等意味的图像赋与介质(仅仅使得液滴射中介质,即,液体 排出装置)。又,所谓“墨”并不局限于称为墨者,也包含称为记录液、定影 处理液、液体等,作为能进行图像形成的全部液体的总称使用,例如,DNA试 料、记录液、图形材料、清洗液、保存液等。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以下,也简记为“喷墨记录装置”)中,在例如搭载 记录头的滑架上,搭载向记录头供给墨的副罐(也称为缓冲罐、头罐),将主要 的墨盒(也称为主罐)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以下,简记为“装 置本体”)侧,从装置本体侧的墨盒向副罐补充供给墨,这为人们所公知。
尤其,作为副罐方式中使用的墨盒,如专利文献1、2中所记载,在作为内 袋部的墨袋的外侧,设有导入压缩空气的外袋部,将该二重袋收纳在盒壳体 内,通过将空气导入外袋部内,对墨袋加压,向记录头侧供给墨,这为人们所 公知。
【专利文献1】特开2004-306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220710号公报
但是,上述二重袋结构的墨盒,由于导入空气的外袋部比卡盒壳体内的 容积小,为了确保充分的墨液量,给予空气压力,对于该空气压力,外袋部必 须耐压,必须提高外袋部自身强度,当通过熔敷等形成外袋部场合,存在必须 提高熔敷强度的课题。
尤其,近年,墨盒为了与图像形成速度的高速化对应,大容量化,要求实 行稳定的墨液供给,但是,在上述以往技术的墨盒中,若提高外袋部内压力, 则存在外袋部破裂危险,不能实行与稳定的高速印刷对应的墨液供给。又,使 得墨盒大容量化场合,施加在外袋部的压力与外袋部的面积成比例,因此,若 熔敷形成外袋部,则存在不耐压力、外袋部在熔敷部分破裂的危险,大容量化 也很困难。再有,若为了耐高压,增大外袋部厚度以提高强度,则不能实现低 成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墨盒的大 容量化、高速化、低成本化,同时实行稳定的墨供给。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墨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自如,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包括:
内袋部,收纳墨;
外袋部,内部收纳上述内袋部,通过导入气体,对上述内袋部加压,将上 述内袋部内的墨供给到墨盒外;以及
盒壳体,具有收纳上述外袋部的收纳部;
将气体导入上述外袋部内时,上述外袋部与上述盒壳体的内壁面相接。
(2)在上述(1)所述的墨盒中,其特征在于:
将气体导入上述外袋部内时,上述外袋部与上述盒壳体的内壁面的大致 全区域相接。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墨盒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袋部单体的容积比上述盒壳体的收纳上述外袋部的部分的容积 大。
(4)在上述(1)或(2)所述的墨盒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盒壳体的与上述内袋部的端部对应的部分截面收缩。
(5)在上述(1)或(2)所述的墨盒中,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 下一篇:辊研磨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