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3597.7 | 申请日: | 201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1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钟明生;孟宪运;丘晓宏;陈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空调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间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尤其涉及空调柜内机壳体转动结构以及其运行、实现方式。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立式空调室内机整体采用类似长方体的柜形,如图1、2所示,其机壳由面板部件等组成。该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面板部件、进风面板部件、后壳、内部件以及顶盖、底盘部件,部件之间的采用固定装配形式,通常机壳下端为进风口、上端为出风口,一般所述进风口或出风口设置在正面或者侧面上,除了出风口叶片可摆动外,进风口或出风口位置也都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现有技术的空调柜内机外壳体都是由面板体组成,面板间都由螺钉来固定,因而面板位置是不能动的;同时,该立式空调室内机,由于机体型较大,通常只适用于较大制冷、制热能力的机型,无法灵活运用到较小机型上。
再有,同时目前一般空调器中常见的转动机构都是由齿轮带动齿条或者皮带轮来带动实现,因此,带动大型零部件的效果不理想,不平稳。
如此,现有技术中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外形结构单一,不符合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具有新型有效的转动结构,在空调上实现面板壳体以及进出风口转动,结构新颖,富于变化,满足了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并适用于不同制冷、制热能力的机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有主体部件和外机壳,所述主体部件包括有内机壳、换热部件、通风部件和电器部件,所述换热部件和通风部件位于内机壳的内腔中;所述内机壳上设置有内进风口和内出风口;其中,所述外机壳位于主体部件的外部,所述外机壳将主体部件的顶部、底部和侧部的全部或局部覆盖;外机壳的侧部和主体部件的侧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主体部件的内机壳的底部通过运动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外机壳的底部;所述运动部件包括有驱动电机和星系齿轮组;所述星系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内齿轮和多个星齿轮;所述内机壳的底部与内齿轮紧固连接。
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整体为柱状结构。
所述星系齿轮组包括3个星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内齿轮啮合,以主动齿轮为定点,以内齿轮中心点为圆心每相隔90度等距地上安装一个星齿轮。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由于主体部件的内机壳的底部通过运动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外机壳的底部;运动部件包括有驱动电机和星系齿轮组;星系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内齿轮和多个星齿轮;所述内机壳的底部与内齿轮紧固连接。本技术方案采用新的机构方式来实现柜内机壳体转动功能,这种转动机构是通过星系齿轮和内齿轮来实现。当电机转动时,其星系齿轮组的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齿轮为内齿轮;再以主动轮为定点,以内齿轮中心点为圆心每相隔90度等均点上安装一个星齿轮,从而形成一个星齿轮系,在转动时达到一个有效平稳的效果,从而在空调上实现面板壳体以及进出风口转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式空调室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立式空调室内机的运动部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立式空调室内机的运动部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立式空调室内机的运动部件的行形齿轮、主动齿轮与内齿轮的布局以及啮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立式空调室内机的运动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盖组件,2、左侧板组件,3、右侧板组件,4、主体部件,5、运动部件,6、底座部件,7、底盘组件,8a、上导槽垫片,8b、下导槽垫片,9、钢珠组件,9a、钢珠,9b、钢珠轴套,10、星齿轮,10a、第一星形齿轮,10b、第二星形齿轮,10c、第三星形齿轮,11、齿轮轴,11a、第一齿轮轴,11b、第一齿轮轴,11c、第一齿轮轴,12、主动齿轮,13、底座盖,14、驱动电机,15、齿轮盖,16、内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