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柱型电磁离合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003707.X 申请日: 2010-01-01
公开(公告)号: CN101761591A 公开(公告)日: 2010-06-30
发明(设计)人: 韩凤琳;张显荣 申请(专利权)人: 韩凤琳;张显荣
主分类号: F16D27/00 分类号: F16D2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国省代码: 宁夏;6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滚柱型 电磁离合器
【说明书】:

1.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滚柱型电磁离合器。

2.背景技术

2.1使滚柱型电磁离合器与传动系统平稳,可靠的接合和暂时彻底的分离。型体结构比较相似的联轴器及技术参数。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第四章联轴器,第535页,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1年8月北京第一版。CLZ型齿轮联轴器,许用扭矩范围71~100000公斤/米,允许使用偏差(毫米)≤30°,轴颈范围18~560毫米,最大转速范围转/分300~3780,使用条件:两轴平行误差较大,正反转变化多,启动频繁而要求传递运动非常准确时,不适采用。优点:两面对称可互换,尺寸相同时传递扭矩最大。缺点:制造困难。

2.2将联轴器主动齿轮改变为滚柱型电磁离合器输入动力盘7图9从动齿轮改变为滚柱型电磁离合器输出动力盘24图10。输入动力盘7图9,输出动力盘24图10分别用花键轴与花键套连接热流涡轮机与动力传递系统。例如现代各种汽车发动机与动力传动系统连接的传动花键轴与花键套结构。

2.3联轴器许用扭矩范围,用于滚柱型电磁离合器可满足热流涡轮机全系列扭矩传递。例如内燃机理论与设计(下册)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教研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77年7月印刷,第381页,国际车辆用发动机,大路AVCR-1100-3(美国)1475马力/2800转/分,386公斤·米/2200转/分风冷,复合增压,坦克用。

2.4保证扭矩可靠传递,还涉及穿行器18,图14,即承受扭矩负荷,又要承受旋转冲击力和两个动力盘结合时的剪切力。滚柱型电磁离合器在结构上采用三个穿行器18图14,以对称三角形分别等距离等速度穿行在输入动力盘7,图9和输出动力盘24图10等距离三角形三个圆中,参阅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1年8月版第一章常用数据和公式第3~74页。

2.5保证不同扭矩与不同转速的有效输出,滚柱型电磁离合器,型体结构尺寸与重量,轴向,径向尺寸尽可能小,结构原件在满足技术参数时还要留有适量的丰满系数,选择可变型体,不变弹力的锥型弹簧参阅机械设计手册(中册),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1年9月版第389页一396页。

参阅内燃机理论与设计下册,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教研室编258页~261页机械工业出版社1977年7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2.6联轴器许用轴径范围,可满足滚柱型电磁离合器不同扭矩传递轴径需求。

2.7联轴器最大转速范围300-3780转/分,滚柱型电磁离合器图1传递热流涡轮机转速要保证3000-6000转/分满足这一转速范围需求。输入动力盘7,输出动力盘24中心用滚动轴承25连接两端用滚动轴承12-23固定在滚柱型电磁离合器前后两端外壳4-9内,外壳9要求一定厚度,增加外壳9刚度与强度,用多个螺栓8牢固固定在热流涡轮机外壳上。这样一体旋转结构方式完全可满足热流涡轮机转速需求范围。

2.8为增强扭矩传递效率。将滚柱型电磁离合器图3,磁力线圈80-105,参阅高低压电器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71年6月版第二章常用计算式第12页。为增强对环境使用条件随意灵活可靠,构思了操纵器2-3,保证滚柱型电磁离合器图1平稳可靠的接合和彻底的暂时分离,结构型式参阅汽车构造上册,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202页,人民交通出版社1976年2月版操纵器的牵引器还可以用气压和油压107,用气压参阅机械设计手册(下册)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1年版第三章(第十一篇气动)535页——580页,用油压第六章207页——240页。手动操作参阅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1年8月版第205页——207页。具体实施方式查阅《内燃机理论与设计》(下册)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教研室主编。1977年北京第一版第5页一第6页。最近出现一种新的成型方法,称为液态模锻法。这种方法向浇入铸型中的金属液,在其液态或半液态情况下施加压力,一直保护到铸件凝固终了。它是一种介入铸造和锻造之间的方法,不需要复杂的锻造设备,可去除铸造缺陷,改善机械性能,扩大合金成分的使用范围。

2.9实施方法材料、标件各项数据。机械设计手册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1971年8月北京,上册3页-727页。

2.10螺栓、螺母图13图14各项数据,具体实施方法,内燃机理论与设计下册,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教研室编,1977年第一版,78页-79页。

3.发明内容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凤琳;张显荣,未经韩凤琳;张显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