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气管道泄漏检测定位装置及其检测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4704.8 | 申请日: | 201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星;王武昌;唐建峰;彭红伟;赵方生;刘超;付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杨大兴 |
地址: | 257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气管道 泄漏 检测 定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泄漏检测定位装置及检测定位方法,尤其是使用瞬态模型法 进行输气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属于故障诊断与流动安全保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基于磁通、涡流、摄像等通球技 术的管内检测法,称为管道爬行机(Pig)。该方法定位准确,但对管道条件要求较高, 实际使用时容易发生堵塞、停运等事故且无法在线检测。第二类是基于管线压力、温 度、流量、震动等运行参数的外部检测法,应用较多有流量差、压力差、负压波以及 声波法,这类方法费用较低并且可以连续在线检测,但定位的精度低,泄漏事故的漏 报、误报率高,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应用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第三类是基于人工巡检 开发的许多辅助手段,如:便携式/车载式红外、激光气体探测器,泄漏噪声探测器 等仪器以及专门训练的动物等,该类方法劳动强度大且不能实现连续的实时在线检 测。
经过大量调研并综合分析主要泄漏检测方法的评价指标,可以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4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