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盘式合成纤维纸浆沉析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10006.9 | 申请日: | 201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合成纤维 纸浆 沉析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造纸领域的机械设备,尤其涉及合成纤维纸浆的沉析设备。
背景技术
合成纤维纸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电绝缘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可满足航空、航天、船舶、机车、冶金等工业部门对纸基材料的苛刻要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制约高性能合成纤维纸基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如何制造出合适的合成纤维纸浆原料,目前适合造纸用的高性能合成纤维纸浆的生产技术及设备仍处在研发阶段,所使用的设备在生产合成纤维纸浆产量和质量方面仍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满足不了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适合合成纤维纸浆工业化生产的沉析设备,生产高质量的合成纤维纸浆,以满足合成纤维纸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圆盘式合成纤维纸浆沉析机,包括动力单元驱动的主轴、工作腔体,以及位于腔体内旋转的转子。转子包括连接主轴的圆盘;筒形腔体在转子的前方开设有出料口。此外,腔体开设有两种喷向转子的入料通道;第一种入料通道为合成树脂溶液入料通道,第二种入料通道为凝固剂入料通道。
优选方式下,转子还包括在圆盘外圆周上间隔设置的立板。其中,合成树脂溶液入料通道的入口正对立板;而凝固剂入料通道的入口从后侧对准转子的圆盘。这一设置方式有利于絮凝状纤维浆料的形成和向出料口输出,而且形成的絮凝状纤维浆料质量较其他入料方式尤为突出。
此外,最优方式下,入料通道以对称方式设置,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平衡设备的受力情况,具有降低噪音、减少磨损等优点。具体说,合成树脂溶液入料通道为垂直于筒形腔体的轴线设置,并且以筒形腔体的轴线对称开设的两个通道,入料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树脂管接头。而凝固剂入料通道包括入口段、槽体段以及斜孔段,其中,入口段是平行腔体轴线且对准圆盘后部在一个圆周上等角距间隔设置的通道,槽体段则与每一入口段在后侧连通的槽体;斜孔段为两个,分别与腔体轴线成45度倾斜并以轴线对称设置,在后侧连通至槽体段。每一斜孔段的入口处设置有凝固剂管接头;而合成树脂溶液入料通道设置有树脂管接头。其中,凝固剂管接头外接塑料管,为快接插头;而树脂管接头外接铜质树脂液料管,采用螺纹联接。
为了便于制造本发明的圆盘式合成纤维纸浆沉析机,其工作用的筒形腔体采用分体制造的方法,由一段设置主轴孔的筒形机壳和盘状机盖密封对接而成。机盖的中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处还连接有接料管。此外,为了避免高速流动的物料直接接触筒形机壳,降低筒形腔体的腐蚀和磨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筒形腔体内设置了聚四氟乙烯环形套筒,套筒的内壁作为工作腔体的内壁。本发明圆盘式合成纤维纸浆沉析机,其动力单元包括电机驱动的皮带和带轮,并且为整套设备设置起支撑作用的沉析机托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设计的圆盘式沉析机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廉、操作工艺简单、方便,生产出的絮凝状纤维浆料强度高、质量好、产量高,适合合成纤维纸浆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圆盘式结构的合成纤维纸浆沉析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沉析机机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沉析机转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沉析机转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沉析机机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沉析机机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沉析机机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沉析机机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圆盘式合成纤维纸浆沉析机的优选实施方式,主要由沉析机壳1、沉析机盖2、树脂管接头3、凝固剂管接头4、填料盒5、填料压盖6、沉析主轴7、沉析机托架8、轴承压盖9、沉析机皮带轮10等部分构成。托架8支承沉析机头和主轴7,主轴7进入机头部分装有填料盒5及填料压盖,通过填料密封保证机头工作时物料不向轴承座方向渗漏。主轴7通过托架8上的两个轴承座予以固定。主轴7后部由动力单元驱动,包括装设的沉析机皮带轮10,通过三角带连接到传动电机皮带轮,带动主轴转动实现沉析机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0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