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残疾运动员泳帽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11412.7 | 申请日: | 201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慧娴 |
主分类号: | A63B33/00 | 分类号: | A63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5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疾 运动员 泳帽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适用于无手臂残疾运动员,可以有效的减小其头部受到的伤害。
二、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泳帽在游泳过程可以起到多种作用。但是,对于无手臂的残疾运动员来说,用头撞击游泳池壁时,普通泳帽显然无法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而在长时间训练及比赛过程中,用头直接撞击游泳池壁的做法,对运动员的伤害是很大的。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泳帽不能保护头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技术提供一种泳帽。该泳帽不仅可以起到普通泳帽的作用,而且能保护残疾运动员的头部不受伤害。
本发明技术解决现有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泳帽上部做一个面积较大的减震区,整个减震区呈一个半椭圆状。减震区由两块玻璃钢壳体组成。与游泳池壁相撞的壳体比与头部接触的壳体略大一些,使小壳体完全可以陷入大壳体中。大壳体内侧的两边有两个轨道槽,小壳体内侧的两边有两个固定轴,固定轴分别连接两个小轮子,小轮子恰好陷入轨道槽中并可以自由滑动,不易拔出。在两壳体间加入减震器,减震器的两端与大壳体内侧、小壳体外侧相连,长度恰为两壳体间最大值。小壳体内侧加入塑料泡沫,以减轻对头部的压力。泳帽下部采用普通泳帽材料,与减震区外壁相连。当运动员以一定速度用头撞向游泳池壁时,池壁与泳帽前端减震区接触,内壳体因受力向前滑动,造成减震器压缩。减震器压缩可以消耗大部分的力,使运动员头部受力大大减小,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
本发明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在残疾运动员训练及比赛过程中,方便地减小因撞击游泳池壁而受到的力。此泳帽仅比普通泳帽增加一个减震区,结构简单。
四、附图说明
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发明和技术作简要说明:
图中1玻璃钢外壳
2玻璃钢内壳
3轨道槽
4轮子
5减震器
6帽体
7固定轴
8塑料泡沫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残疾人泳帽的外壳体(1)与内壳体(2)由玻璃钢做成,为了能承受巨大的力而不损坏。两壳体间含有减震器(5),并由轨道槽(3)和由固定轴(7)连接的轮子(8)相连,减震器(5)形变时,轮子(4)可以在轨道槽(3)内滑动。减震器(5)与塑料泡沫(8)可以消耗大部分的力。底部的帽体(6)可以将泳帽方便地戴在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慧娴,未经吴慧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1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木丝板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可伸缩、可移动书立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