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粘胶纤维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11519.1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杰;朱平;蔚鹏飞;王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F2/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430073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粘胶 纤维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胶纤维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粘胶纤维,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人造纤维,早在19世纪末,三位英国科学家Cross、Bevan和Beadle就发明了制得纤维素黄酸酯的方法,并申请了粘胶纤维生产工艺的专利。100多年来,粘胶纤维由于其舒适的服用性能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且其产量也一直是纤维素纤维中最大的,与合成纤维相比较,粘胶纤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原料来源广泛,属于可再生资源。粘胶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人造纤维,棉短绒、木材、竹子、芦苇等都可提取纤维素原料。相对于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纤维来说,粘胶纤维的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和价格的不断攀升,粘胶纤维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2产品服用性能好。粘胶纤维的化学结构与天然纤维素纤维相同,具有吸湿、透气、柔软、易染色、抗静电等一系列优点,使其穿着非常舒适。而且粘胶的可纺性也非常优异,可与棉、毛及其它合成纤维混纺、交织,用于服装、装饰、医疗卫生及产业用品等各个领域。
3粘胶纤维能自然降解,本身无毒,废弃物极易处理,不会污染环境。而合成纤维在降解、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的物质,且回收困难,易造成“二次污染”。
虽然粘胶纤维具有上述一系列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显而易见:粘胶纤维的强力较低,尤其是湿强力较差,只有干强力的二分之一多,洗涤时不能强烈搓洗,服用寿命短;粘胶纤维的缩水率高,洗涤后织物的外观不理想;粘胶纤维的弹性差,穿着时易变形,产生折皱,特别是衣服的肘和膝盖部位会发生局部拱隆,影响织物的美观。因此,如何利用普通粘胶纤维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实现高强度粘胶纤维的产业化生产,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动我国化纤行业的产业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粘胶纤维。
本发明的任务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粘胶纤维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任务一,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强度粘胶纤维,由细菌纤维素与粘胶纺丝溶液混合并制成粘胶纤维,其中,细菌纤维素在粘胶纤维中的含量为1%~10%。
为实现上述发明任务二,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强度粘胶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
a对片状细菌纤维素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球磨法粉碎得到微纳米级的细菌纤维素粉体;
b将上述细菌纤维素粉体添加到粘胶纤维纺丝溶液中分散均匀并脱泡,得到纺丝原液;
c将上述纺丝原液制成高强度粘胶纤维;
其中,细菌纤维素在粘胶纤维中的含量为1%~10%。
上述步骤a中,将片状细菌纤维素添加到乙二胺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一定时间,再经水洗、乙醇洗、过滤后真空烘干,再进入球磨法粉碎步骤;上述步骤c中,将纺丝原液经喷丝头挤入到凝固浴中,然后进行水洗拉伸处理,最后烘干得到上述高强度粘胶纤维。
上述步骤a中包括步骤:
a1将片状细菌纤维素在真空烘箱中80~100℃烘干1~2h;
a2将步骤a1处理后的片状细菌纤维素添加到浓度为5%~10%的乙二胺溶液中,室温机械搅拌处理1.5~2h;
a3将步骤a2处理后的片状细菌纤维素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乙醇浸泡2~5次,每次10~60min,过滤后在真空烘箱中80~100℃烘至恒重。
上述步骤b中包括步骤:
b1在超声波作用下,逐渐地将细菌纤维素粉体添加到粘胶纤维纺丝溶液中,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
b2将步骤b1得到的混合溶液,在超声波作用下处理30~6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混合溶液;
b3将步骤b2得到的混合溶液,减压脱泡20~24h或静止脱泡24~36h,得到上述纺丝原液。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利用普通粘胶纤维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实现了高强度粘胶纤维的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利用细菌纤维素结晶度高和强力高,而且在碱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变化的特性,将细菌纤维素制成微纳米级的粉体,再添加到粘胶纤维纺丝溶液中,从而获得能够制取高强度粘胶纤维的纺丝原液,采用普通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即能生产出高强度粘胶纤维。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操作工艺可控,还可根据最终纤维的强度调整细菌纤维素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学院,未经武汉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1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水恒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