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供水花盆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13715.2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贵;杜书增;乔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A01K6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供水 花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盆,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供水花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要之后,对精神需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养殖花卉也越来越普遍。
日常使用的花盆盆底设置有出水口,土壤吸收不了的多余水分从出水口流出,给人们带来烦恼,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另外,花卉需要定期浇水,如不及时浇水就会导致花卉的枯萎,现有的花盆不能蓄水,这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还有现有的花盆功能单一,仅限于种植花卉。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花盆可以吸收蓄水腔内的水,但是当蓄水腔内水位下降时,还需要人另外加水,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供水花盆花盆,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加水不便以及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花盆,包括一端开口的第一盆体和第二盆体,所述第二盆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一盆体置于隔板上,所述第一盆体与第二盆体之间有蓄水腔,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位于蓄水腔中的开口向下的蓄水瓶,所述蓄水瓶与第一盆体或第二盆体活动连接,所述蓄水瓶内水面高于蓄水腔内水面。
上述第一盆体或第二盆体上设置一卡环,所述卡环将蓄水瓶卡接。
上述第二盆体内壁设有凸台,所述隔板置于该凸台上。
上述隔板至少有一个孔;第一盆体的底部至少设有一个进水孔。
上述第二盆体包括侧面和底,所述侧面和底至少一个为透明的。这样在蓄水腔中可以养殖鱼类,蓄水腔可以充当鱼缸。
上述第二盆体的侧面和底均为透明玻璃的侧面和底。
上述第一盆体或/和第二盆体为圆柱形或方形或矩形。
上述第二盆体的底部设有滚轮。这样第二盆体可以旋转,增强观赏性。
上述滚轮为3~5个能360°旋转的滚轮。
上述隔板为金属或塑料隔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
1.节约水资源。本发明的蓄水腔可以积蓄水量,减少土壤吸收不了的多余水分的浪费。
2.积累水资源,及时浇水。本发明的蓄水腔内蓄有水分,保证植物水分的及时供给。
3.观赏性高。本发明的蓄水腔可以用来养殖鱼类、水草等动植物从而提高植物的观赏性。
4.使用范围广。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家庭、宾馆、花园等场合。
5.运输方便。滚轮可以方便人们运输,更是能够向任何一个方向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盆体,2-第二盆体,3-隔板,4-凸台,5-孔,6-滚轮,7-蓄水腔,8-进水孔,9-蓄水瓶,10-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花盆,包括一端开口的第一盆体1和第二盆体2,第二盆体2内设置有隔板3,第二盆体2内壁设有凸台4,隔板3置于该凸台4上,第一盆体1置于隔板3上,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之间有蓄水腔7,还包括位于蓄水腔7中的开口向下的蓄水瓶9,蓄水瓶9与第一盆体1或第二盆体2活动连接,蓄水瓶9内水面高于蓄水腔7内水面。第一盆体1或第二盆体2上设置一卡环10,所述卡环10将蓄水瓶9卡接。隔板3至少有一个孔5,第一盆体1的底部至少设有一个进水孔8。第二盆体2包括侧面和底,所述侧面和底至少一个为透明的。这样在蓄水腔7中可以养殖鱼类,蓄水腔7可以充当鱼缸。第二盆体2的侧面和底均为透明玻璃的侧面和底。第一盆体1或/和第二盆体2为圆柱形或方形或矩形。第二盆体2的底部设有3~5个能360°旋转的滚轮6。这样第二盆体2可以旋转,增强观赏性。隔板3为金属或塑料隔板。
使用时,第一盆体1充当了一般花盆的角色,可以种植花卉,在第二盆体2的蓄水腔7中可以养殖鱼类,蓄水腔7可以充当鱼缸。当第一盆体1由于花卉的吸收和蒸发水分减少,而通过隔板3上的孔5和第一盆体1的进水孔8,由蓄水腔7内的水补充;当蓄水腔7内水面低于第一盆体1的进水孔8时,根据连通器的原理,蓄水瓶9内的水会流入蓄水腔7,蓄水腔7内水面上升,当蓄水腔7内水面高于第一盆体1的进水孔8时,停止自动供水。一段时间,只需要将卡环10松开,取出蓄水瓶9补满水,再卡接起来即可。只是在装蓄水瓶9时应注意用拇指封堵后,再倒立装入蓄水腔7内。本发明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基本可以做到自动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3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坡面植树造林方法
- 下一篇:用于和电机一起使用的电流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