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啶胺与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17614.2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9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德;曹森;葛九敢;杨瑞成;张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43/16;A01P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13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氟啶胺 霉素 杀菌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含氟啶胺与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真菌、细菌、线虫、病毒及营养不良等引起的植物病害愈来愈重,造成的影响亦越来越大。
氟啶胺属2,6-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是保护性杀菌剂,为线粒体氧化磷酰化解偶联剂。通过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突破、生长和孢子形成而抑制所有阶段的感染过程。氟啶胺的杀菌谱很广,其效果优于常规保护性杀菌剂。对交链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菌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有特效,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的灰葡萄孢属也有良好的效果。此外该药还具有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兼有优良的控制植食性螨类的作用,对十字花科植物的根肿病也有卓越的防效,对友根霉菌引起的水稻猝倒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在我国,由于氟啶胺进口价格高,使用面积只局限于经济附加值高的部分农作物上,应用面积较小,不能更广泛的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上使用,并且该杀菌剂还存在着毒性较大的缺陷。
井冈霉素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很强的内吸杀菌作用,易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其内迅速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育。适宜水稻、麦类、蔬菜、人参、玉米、豆类、棉花和瓜果等作物,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麦类纹枯病,棉花、人参、豆类和瓜果类立枯病,玉米大小斑病有较好效果。但在目前长期单一用药的条件下,害菌对其抗药性逐渐增加,并与其他种类杀菌剂有交互抗性,农药单剂对害菌防治的效果逐渐下降。
农药复配可以明显提高药效,并延缓害菌抗性的产生。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关氟啶胺与井冈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氟啶胺与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以氟啶胺和井冈霉素为有效成分,其中氟啶胺与井冈霉素的质量比为50∶1~1∶30,优选30∶1~1∶20,特别优选20∶1~1∶10。其中,所述的氟啶胺和井冈霉素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5%~70%,优选10%~60%。
所述的氟啶胺和井冈霉素与已知助剂和赋形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两活性成分组合后可加工成悬浮剂、干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粉剂、水分散颗粒剂等。
该杀菌组合物可用于制备防治农作物病害的杀菌剂,优选用于制备防治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或瓜果作物病害的杀菌剂,进一步优选用于制备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小麦纹枯病,棉花立枯病,黄瓜霜霉病、白粉病或番茄疫病的杀菌剂,特别优选制备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或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用的氟啶胺是吡啶类杀菌剂,井冈霉素是抗生素类杀菌剂,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可产生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应用时可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本发明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及拓宽了施药时期,具有较佳的抑菌和杀菌双重功效,克服了单一使用某一成分的不足,避免了植物病害产生抗性的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70%氟啶胺·井冈霉素悬浮剂
氟啶胺 50kg
井冈霉素 20kg
磷酸酯类乳化剂 6kg
聚硅氧烷消泡剂 0.2kg
黄原胶 0.3kg
水 补足至100kg
将上述各计量成分混合后通过一级砂磨机搅拌,二级砂磨机砂磨后,在调制釜中进行调配,取样检验合格后进行计量分装既得悬浮剂制剂产品。
实施例2:60%氟啶胺·井冈霉素干悬浮剂
氟啶胺 50kg
井冈霉素 10kg
木质素磺酸钠 8kg
三聚磷酸钠 3kg
硫酸铵 12kg
高岭土 补足至100kg
将各种成分混合均与、粉碎后,掺入适当的水喷雾造粒干燥得干悬浮剂制剂产品。
实施例3:50%氟啶胺·井冈霉素悬浮剂
氟啶胺 4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7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