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播种机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17632.0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蒋宝华;孙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宝华;孙加林 |
主分类号: | A01C19/04 | 分类号: | A01C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6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播种机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传动机构,属于农业播种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业播种机械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方式都是在拖拉机的后方悬挂的旋耕机上方设置播种器,其动力传递方式有几种:一种是由旋耕机齿轮箱伸出一个轴头通过链轮、链条传递到播种器主轴上;另一种是从旋耕刀轴的一端轴头上通过链轮、链条传递到播种器主轴上;第三种是在旋耕机后方放置一个镇压滚轮,由镇压滚轮的轴头上通过链轮、链条带动播种器主轴旋转。前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拖拉机的前进速度与旋耕机齿轮箱(或刀轴)的转速变化是不同步的,当前进速度换挡、或加大轴门加速前进时,齿轮箱和刀轴旋耕速度未同步改变,这样对点播机来讲出现穴距变大,对条播机来讲出现种子密度变稀,影响播种精度。而第三种虽然克服了上两种不同步的缺点,粗看是同步的,但由于农田作业中情况多变,特别是当前农田推广秸秆还田,稻草、麦秆常常缠绕在镇压滚轮上,使得镇压滚轮卡住,不能连续转动,或在秸秆上打滑不转动,或当碰到高低不平,镇压滚轮被阻挡转速会发生变化或不转,出现漏播和播种密度不均匀的现象依然存在,故上述三种方法都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弊端,影响农田播种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传动机构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不但使播种机播种箱种子播种速度能与大中型拖拉机前进速度相协调一致,而且结构简单可靠。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播种机传动机构,包括输入传动轴、设置在输入传动轴上的第一链轮、输出传动轴、设置在输出传动轴上的第二链轮、以及设置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上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传动轴连接在拖拉机转动轮轮毂上,所述的输出传动轴连接在播种机主轴变速箱上,在所述的链条上还设置有一浮动张紧装置。
所述的浮动张紧装置包括罩壳,所述的罩壳一端与输入传动轴转动连接,在罩壳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根压辊、至少一根隔辊以及至少一根托辊,所述的压辊设置在所述链条的牵引段上,所述的托辊设置在所述链条的回送段下,所述的隔辊设置在所述链条的牵引段与回送段之间。
在所述的输入传动轴与拖拉机转动轮轮毂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为法兰盘、轴、轴套或花键。
本发明播种机传动机构,将输入传动轴连接在拖拉机前进的传动机构上,在传动链条上设置浮动张紧装置,当播种机播种器向下接触地面播种时,播种器与大中型拖拉机之间的直线距离变长,牵引段链条张紧,通过与其相接触的上压辊一而将罩壳本体一端向上托起,使罩壳本体随牵引段链条张紧而上浮旋转;反之,当播种器向上离开地面时,其与大中型拖拉机之间的直线距离变短,牵引段链条变松下垂,罩壳本体依靠自重一端下压浮动旋转,通过上压辊一下压,将变松的牵引段链条张紧,实现对链条的张紧控制,从而保证输入传动轴和输出传动轴同步,避免了漏播和播种密度不均匀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农田播种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播种器播种传动机构直接与大中型拖拉机前进传动机构相连接,能确保播种器种子播种速度与动力牵引机械前进速度相协调,极大提高了播种机的播种质量;
2)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实用,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3)浮动罩壳既可张紧链条,又可对链条和链轮一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浮动罩壳敞开式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浮动罩壳一端敞开的封闭式空芯罩壳结构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连接装置2、输入传动轴3、第一链轮4、输出传动轴5、第二链轮6、链条7、罩壳8、加强板9、上压辊10、上隔辊11、下托辊12、轴承13、轴承座14、输出传动轴安装座15、大中型拖拉机转动轮轮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结合图3。一种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传动机构,由连接装置1,与连接装置1固定连接的输入传动轴2、固定连接于输入传动轴2上的第一链轮3、与播种器主轴变速箱传动连接的输出传动轴4、装于输出传动轴4上的第二链轮5和装于第一链轮3和第二链轮5上的链条6组成。所述连接装置1与大中型拖拉机转动轮轮箍相固定连接,其可为法兰盘、或轴、或轴套、或花键;所述第一链轮3、第二链轮5和链条6,由多组相配对组成;至少为一组,即一个第一链轮3、一个第二链轮5和一条链条6相配组成。在链条6上设置有浮动张紧装置,其包括罩壳7,罩壳为多面有挡板的,至少一面有挡板的敞开式罩壳,类似自行车敞开式链条箱,在其敞开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多块加强板,至少两块,即罩壳另一端一块,中间一块;或为另一端有敞口的封闭空芯罩壳,类似自行车封闭链条箱,其可设加强板,亦可不设加强板。在罩壳本体上,装有多根可转动的压辊与托辊,至少三根,包括上压辊9、上隔辊10和下托辊11。罩壳另一端依靠上压辊9压在牵引段链条6上,既对牵引段链条6实行张紧控制,又对罩壳7另一端进行支撑;罩壳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与输入传动轴相固定连接轴承的轴承座上,且位于连接装置与第一链轮之间,其可绕输入传动轴2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宝华;孙加林,未经蒋宝华;孙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7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