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伪装型排气口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17966.8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晋生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伪装 气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伪装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伪装型排气口。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如地下指挥所、通信站、人员掩蔽所等一般都设有排气口,普通排气口的排气温度一般在20℃左右,如果是柴油电站的排气口,温度可达100℃或更高。排气口温度这样高就使其成为地下工程的主要红外暴露目标。尤其在冬季,外界环境温度很低时,其红外暴露特征更是十分明显。有的地下工程内部余热量大,还在外部设有冷却塔。冷却塔的排气温度一般在35℃左右,这使其排气口也有明显红外暴露特征,冷却塔的暴露也间接使地下工程位置暴露。而且一旦冷却塔被敌方摧毁,地下工程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工程内温度过高,将使工程无法正常运行,这对指挥工程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以上红外暴露问题,目前对排气口的伪装方法是设法把排气温度降低,第一种方法是设置蓄热材料,把排气的热量贮存到蓄热材料中,从而使排气温度降低;第二种方法是引周围环境空气和排气混合以降低排气温度。第一种方法的缺点是要求大量的蓄热材料,而且长时间运行将使蓄热材料的蓄热能力逐渐减小,排气温度仍将升高,从而导致红外暴露;第二种方法的缺点是从周围环境的引风量很大,尤其对排气温度较高的情况,而且混合后排气温度仍高于环境温度,仍可能导致红外暴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伪装型排气口,它能解决目前地下工程或冷却塔的排气口存在的红外暴露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红外伪装型排气口,包括管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管壁内有空气通道,所述风机和所述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管壁的内侧有多个开口,所述管壁的内侧的开口和所述空气通道连通,且所述排气口是地下工程或冷却塔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轴线是弯曲的。所述管壁的内侧的开口是圆形。所述管壁的内侧的开口也可以是条缝形。所述管壁的内侧的条缝形开口可由从管壁的内侧伸起的舌状物形成。所述管壁的内侧的条缝形开口也可以是百叶窗的叶片之间的开口。所述管壁的材料是非金属材料。
使用时,高温气体从排气口的进口流入,环境空气在风机驱动下进入空气通道,而后从管壁的内侧的开口流出。开口最好小但数量多,分布尽可能密集。由于该开口有环境空气流出,所以就在管壁的内侧表面形成一个环境空气薄层,该空气薄层把排气口内的高温气体与管壁的内侧隔开了,也就使高温气体不能加热管壁的内侧,所以管壁的内侧的温度就和环境空气的温度基本一致。同时,由于空气通道中流动的是环境空气,所以管壁的外侧的温度也和环境温度基本一致。
首先说明一点,空气对红外侦察设备来说是透明的,空气并不能在红外侦察设备的红外图象上成像,只有被加热的物体表面才能在红外侦察设备的红外图象上成像。一般敌红外侦察设备都在高空对我军事设施进行侦察,这时如果排气口的轴线是直线,则只要排气口水平设置就可以了。因为此时红外侦察设备主要观察到的是排气口的管壁的外侧。如前所述,本发明管壁的外侧的温度和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所以就不会暴露。如果有高空侦察的同时还有水平方向侦察,排气口仍水平设置,则可观察到排气口的和环境温度基本一致的管壁的外侧和内侧,而且可观察到排气口内的高温表面。对冷却塔的排气口来说,高温表面主要是冷却塔的风机和填料的表面;对地下工程的排气口来说,主要是排气口内没有按本发明设开口的管壁内侧表面。这些高温表面有明显红外暴露特征,可造成红外暴露。为了避免从排气口外观察到排气口内的高温表面,排气口的轴线设计成是弯曲的,这样就不能从排气口外观察到排气口内的高温表面。其实,排气口的轴线是弯曲的时候,即使排气口不水平放置,无论从哪个方向也都不能从排气口外观察到排气口内的高温表面,而只能观察到排气口的和环境温度基本一致的管壁的外侧和内侧。这样,和环境相比排气口就没有红外暴露特征,也就不会暴露,能达到对排气口红外伪装的目的。这样,虽然排气口排出的是高温气体,但因为高温气体不能和管壁接触,所以排气口不会暴露。管壁的内侧也不需要全部设开口,只要在从排气口外可以看到的管壁的内侧表面上设开口以保持这部分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基本一致就可以了,而从排气口外看不到的管壁的内侧表面就不需要设开口了。管壁的材料是非金属材料,这样可以减小排气口的雷达暴露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晋生,未经王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7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道逆流式立式凝汽器
- 下一篇:余热锅炉烟气粉尘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