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空调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18104.7 | 申请日: | 201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奇新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空调器 | ||
1.一种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吸热装置(a)、用于利用来自红外线吸热装置(a)吸收的太阳热能使氨水溶液受热蒸发并经高价醇洗涤以获得高压氨气的氨水分离装置(b)、与氨水分离装置(b)的高压氨气输出端相连的冷却管(c)、与冷却管(c)的高压氨气输出端相连的膨胀阀(d)、与膨胀阀(d)的降压出口相连的制冷管(e),与制冷管(e)的出口相连的用于将氨气溶入水中的氨水混合装置(f);氨水混合装置(f)的氨水溶液输出口与氨水分离装置(b)的氨水溶液入口相连;
需要制冷时,将制冷管(e)置于室内,并将冷却管(c)置于室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热源装置(g),该热源装置(g)包括:用于盛放硫酸与水的混合溶液的反应容器(1),反应容器(1)中设有用于将所述硫酸加热至165℃及以上以生成热水蒸汽的电热装置(2),反应容器(1)上连接有用于输出热蒸汽的热能的换热回管(1-1),该换热回管(1-1)延伸至氨水分离装置(b)内的氨水溶液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1)包裹于适于与硫酸起中和反应的中和材料(3)中,所述中和材料(3)包裹于保温材料(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分离装置(b)包括:用于盛放待加热氨水溶液(b1)的盛液容器(b7),在该盛液容器(b7)中所述待加热氨水溶液(b1)的液面上方设有用于分离热氨气和水蒸汽的高价醇溶液(b2),在高价醇溶液(b2)上方设有用于收集所述热氨气并利用来自红外线吸热装置(a)吸收的太阳热能加热该热氨气的储气罐(b6),储气罐(b6)顶端的出气口即为所述氨水分离装置(b)的高压氨气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价醇溶液(b2)的液面上方与储气罐(b6)之间还依次设有第一玻璃纤维吸水区(b3)、玻璃珠吸水区(b4)和第二玻璃纤维吸水区(b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混合装置(f)包括:密封罐体(f1),与制冷管(e)的出口相连的进气管(f2)延伸入密封罐体(f1)顶端的进气口,密封罐体(f1)的下端部与所述盛液容器(b7)的底部相通,密封罐体(f1)内在所述进气管(f2)的出口与氨水溶液之间设有PVC高分子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罐体(f1)内在进气管(f2)的出口下方设有侧壁均布有通孔的透气管(f3),该透气管(f 3)的下端延伸入密封罐体(f1)内底部的氨水溶液中,所述PVC高分子膜裹于透气管(f3)的外壁;透气管(f3)的顶端口为喇叭口,且该喇叭口的外圈与所述密封罐体(f1)的内壁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e)中充有氢气或氩气;所述密封罐体(f1)的顶端还设有与所述制冷管(e)的入口相连的用于回流所述氢气或氩气的回流管(h),该回流管(h)的入口高于所述进气管(f2)的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吸热装置(a)包括:一块磷酸盐玻璃板(a1)、分别平行设于该磷酸盐玻璃板(a1)两侧的第一透明板(a3)和第二透明板(a4),在磷酸盐玻璃板(a1)和第一透明板(a3)之间的第一间隙(a2)内设有用于利用太阳能加热所述盛液容器(b7)和储气罐(b6)的透明导热液;
磷酸盐玻璃板(a1)和第二透明板(a4)之间的第二间隙(a5)为真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制冷时,还将所述第一透明板(a3)面向室外;
密封罐体(f1)的下端部与所述待加热氨水溶液(b1)相通的管路上设有节流阀(k);
需要取暖时,关闭所述节流阀(k),同时将红外线吸热装置(a)沿垂向中心轴旋转180度,以将第一透明板(a3)面向室外;并在所述待加热氨水溶液b1温度低于36℃时,开启所述热源装置(g),以加热所述透明导热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奇新,未经林奇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81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及其可旋转发光板模组
- 下一篇:烧结铺料厚度在线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