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土/水性聚氨酯复合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18260.3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杜郢;高山;姚超;周太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9J175/12;C09J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3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聚氨酯 复合 粘合剂 制备 方法 | ||
1.凹土/水性聚氨酯复合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改性聚氨酯预聚体制备:将羟基单体和亲水单体,在90℃、0.09~0.1MPa的真空度下抽真空1h,然后调节初聚温度65~90℃下加入计量的异氰酸酯单体,控制R值为1.02~2.0,其中R指体系中总NCO基团的摩尔数与体系中总OH基团的摩尔数之比,其中羟基单体和亲水单体的比例根据R值的大小进行控制,根据R大小调节预聚物分子量,并同时滴加改性单体和引发剂的混合液反应3~5h,使各物质发生缩聚和自由基聚合同时伴随接枝、互穿,通过加入溶剂来调节合成中预聚物的黏度;
其中亲水单体占PU物料质量的0.4-6%;
其中所述的改性单体为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羟乙酯,其中改性单体占PU物料质量的1~6%;
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BPO)或叔丁基过氧化氢,其中引发剂占总参与反应物料质量的0.1~0.6%;
其中所述的溶剂为1-甲基-2-吡咯烷酮或丙酮,其中溶剂占PU物料质量的1~10%;
(2)预聚体的中和及分散: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降到一定温度40~70℃,加入中和剂中和成盐,30分钟后,控制固含量为20~40%,将计量的凹土悬浮液分散于成盐后的改性聚氨酯预聚体中,并高速搅拌30分钟制得凹土/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
其中步骤(2)所述的中和剂为三乙胺或氢氧化钾,其中中和剂占PU物料质量的2~6%;
所述的凹土悬浮液为原土悬浮液或KH550改性悬浮液;在加入的凹土悬浮液中,凹土含量以质量分数计为4~15%;所用凹土悬浮液占总物料的60~80%;
(3)扩链阶段: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加入扩链剂,继续搅拌30分钟出料,制得凹土/水性聚氨酯复合粘合剂乳液最终产品;其中扩链剂占PU物料质量的0.2~4%;
其中步骤(1)所述的羟基单体为分子量为800-5000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800-5000的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800-5000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800-5000的聚ε-己内酯二醇、或分子量为800-5000的聚碳酸酯-1,6-己二醇酯二醇,所述的异氰酸酯单体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液化MDI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所述的亲水单体为2,2-二羟甲基丙酸(DMPA)或N-甲基二乙醇胺,
其中步骤(3)所述的扩链剂为乙二胺或1、4-丁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土/水性聚氨酯复合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羟基单体为分子量为800-5000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800-5000的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或分子量为800-5000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业学院,未经江苏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82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引线框架用铜合金的复合变质剂
- 下一篇:辐射环境碘自动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