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板电视壳体的光学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19399.X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4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任雪峰;徐建新;曹猛;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设计谷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毅昌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海毅精密塑业有限公司;青岛恒佳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电视 壳体 光学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平板电视壳体的光学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平板电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视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功能和使用上的,由于电视的功能已经日趋强大,逐渐取代电脑等家庭娱乐终端,成为家庭生活中最受关注的生活用品,其美观程度和空间利用程度直接影响家居环境的整体效果。
目前的平板电视壳体大多使用比较单一的颜色外观处理方法,造成平板电视的外观比较单一枯燥,被消费者归入“黑色家电”,所以开发一种可以根据环境的改变变换颜色的平板电视壳体,增强平板电视的观赏性和美观度已经提上了人们的研究日程。
依靠日前的技术在壳体表面附着光学材料的作法具有以下问题难点:
1、外观面的涂镀技术表面附着力受环境影响,影响使用效果;
2、外观面比较单一,不能实现多层次的光学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电视壳体的光学处理工艺,可以根据环境的改变而变换颜色,让平板电视真正与环境融为一体,增强平板电视的观赏性和美观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板电视壳体的光学处理工艺,其步骤如下:
1)、制作与平板电视壳体表面形状相对应的透明层,透明层的外表面为光滑面,其内表面呈波浪起伏形或棱形排列分布的曲面;
2)、在透明层的内表面涂镀上能使光线产生折射或反射的光学材料;
3)、使用粘结剂在平板电视壳体上粘接上步骤2形成的透明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处理的平板电视壳体,当光线通过透明层的外表面的折射后进入到其内部,光线进入到其内表面时,因其内表面的起伏结构,导致光线呈不同角度反射,导致在壳体表面呈现不同颜色区域,形成缤纷的视觉效果,丰富了平板电视壳体外观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平板电视壳体的光学处理工艺,其步骤如下:
1)、制作与平板电视壳体表面形状相对应的透明层,透明层的外表面为光滑面,其内表面呈波浪起伏形或棱形排列分布的曲面;所述的光滑面为光滑平面或曲面。
2)、在透明层的内表面涂镀上能使光线产生折射或反射的光学材料;
所述的涂镀方式为:均匀涂镀、局部涂镀或渐变涂镀;所述的光学材料为具有一定光泽的荧光粉,使用时该荧光粉混合有一定的稀释材料,使荧光粉附着在透明层的内表面,并均匀覆盖整个透明层的内表面内表面。制作时涂镀层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处理,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透明层的内表面反射的光线不足以克服环境光线,在壳体表面形成影像;则涂镀层的本身色彩就会通过光线折射反映到壳体表面。
3)、使用粘结剂在平板电视壳体上粘接上步骤2形成的透明层。
所述的粘结剂为双组分的聚氨酯粘合剂、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或塑料粘接剂等,该粘结剂不能对荧光粉涂镀层的薄膜有腐蚀性,否则会造成外观部分的漆膜破坏影响外观效果。另外,所述的粘结剂应具有良好的有机溶解性,23℃环境下完全固化且强度至少为21N/mm,剥离强度至少为5N/mm。
通过本发明处理的平板电视壳体,当光线通过透明层的外表面的折射后进入到其内部,光线进入到其内表面时,因其内表面的起伏结构,导致光线呈不同角度反射,导致在壳体表面呈现不同颜色区域,形成缤纷的视觉效果,本发明的壳体颜色不仅取决于涂镀层的颜色还与环境光线和光线颜色有关系,从而丰富了平板电视壳体外观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设计谷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毅昌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海毅精密塑业有限公司;青岛恒佳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设计谷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毅昌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海毅精密塑业有限公司;青岛恒佳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9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