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脉冲磁场改善聚乳酸结晶性能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23076.8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吴文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06 | 分类号: | C08G63/06;C08G6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脉冲 磁场 改善 乳酸 结晶 性能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聚乳酸(PLA)结晶性能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脉冲磁场 改善聚乳酸(PLA)结晶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诸多文献表明,磁场会对物质结晶过程产生影响。如1983年,J D Donaldson研究了磁 场对海水结晶过程的影响,表明磁处理后海水结晶颗粒尺寸增大,沉淀物总量减少。1992年 日本学者K Higashitani等,用光散射方法研究了磁场对晶体对晶粒的稳定性和粒度的影响, 进一步肯定了磁场对结晶过程有显著影响。聚合物是一种软物质,易于对外场的变化做出响 应,可以通过控制外场类型和强度以改变软物质的结构形态,通过改变外场类型和强度,可 以改变和控制软物质的结构形态。1995年,Kimura首次发现PEN这种非液晶高聚物,在熔 点附近发生了磁取向,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原先认为只有液晶聚合物才受磁场作用的概念。 从1997年到2000年,Kimura陆续发现i-PS、i-PP等高聚物均可发生磁取向。近年来,Yanagiya 等人研究了磁场对于蛋白质酶结晶性能的影响;G.Sazaki等人在磁场下研究了蛋白质结晶成 核及其生长。
聚乳酸,英文名称Polylactic acid或者Polylactide,简称PLA,由生物发酵生产的乳酸经 人工化学合成而得的热塑性聚合物。不像其他的树脂必须来源于石油,聚乳酸来源于可再生 的像玉米、小麦、甘蔗等天然农作物,是一种完全绿色材料,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 注。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性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已广泛应用 于骨科内固定器件、药物控释体系、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聚乳酸有四种光学异构体,其 中只有PLLA和PDLLA用于生物医用材料,PDLLA是非晶态的高分子材料,PLLA是半结 晶态的高分子材料,结晶度是影响PLA的物理性能和生物学反应(如细胞的生长和繁殖)的 重要因素,同时对PLA在生物体内的降解能力和炎症反应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降解速度影 响较大。而不同的结晶条件可以有效的调节PLA的结晶度和微观形貌。
由于半晶性的PLA结晶速率很慢,通过注塑制得的产品常呈非晶态,大大降低了产品强 度,限制了PLA的应用。因而,提高PLA结晶速率以及改善其结晶性能,成为国内外研究 者的共同课题。据文献报道,对于聚乳酸(PLA)结晶性能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辐照、添 加多组分、应力场(对聚合物进行定向拉伸)和温度场等方面。这些研究给出了不同的控制 聚乳酸结晶度或结晶速度的技术,但是都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了这些技术的使用范围,如辐照 处理不环保,应力场如果超出拉升比范围会改变样品晶型,添加多组分可以提高结晶速度和 结晶度,但是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脉冲磁场改善聚乳酸(PLA)结晶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脉冲磁场改善聚乳酸结晶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将 聚乳酸至于脉冲磁场中,脉冲磁场强度为0.1~4特斯拉,频率为1~4次/分钟,并逐渐升高 炉温至聚乳酸的熔点;在熔点恒温5~15分钟,以10℃/min~40℃/min的速率快速降温至结 晶温度,保温60~120分钟,以30℃/min~50℃min的速率快速降温至室温。
一种应用脉冲磁场改善聚乳酸结晶性能的方法的装置,用来实现上述的应用脉冲磁场改 善聚乳酸结晶性能的方法,包括样品炉、加热炉、冷凝水管、保温绝热材料层、铜管、热电 偶和脉冲磁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炉置于脉冲磁场装置中,加热炉的周围设置有冷 凝水管和保温绝热材料层,底部设置有热电偶;盛有聚合物样品的铜管置于可密封和进行惰 性气体保护的样品炉中,所述样品炉放置在加热炉中。
本发明成功地利用外场(脉冲磁场)改变了聚乳酸(PLA)等温结晶产品的结晶性能,如缩 短诱导期,加快成核速率,改善结晶度等。优化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改善了聚乳酸的性 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所使用之控温充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23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