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道路交叉路口平均延误获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23155.9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7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平;刘富强;孙剑;李志鹏;张姗姗;张惠玲;苏贵民;王沣;徐超;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6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道路 交叉 路口 平均 延误 获取 方法 | ||
1.一种城市路段交叉路口平均延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取双截面:首先将若干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交叉路口的进口道和出口道处,然后,绘制 用于车辆检测的虚拟检测框;
车辆检测和车流量的统计:利用虚拟检测框进行信息采集,在所获取视频的每一帧中进行 车辆的检测,当虚线检测框内车辆占有率到达一定阈值时,认为有车进入检测框,则被占用线 框的流量记录增加1,通过此方法可以精确测出流量,同时可以记录下每辆车经过检测区域的 时刻;
推算排队长度:通过采用虚拟检测框检测车头时距的变化来分辨排队车辆与非排队车辆, 当车头时距大于一定阈值时,便判定之后的车辆都没有参与过排队;
根据“一一对应”原则推算每辆车的延误值:根据进口道检测器记录列表中的最后一个数 据推算,采取推算策略,消去累积误差,使误差控制在本周期范围而不影响其他周期;
所述推算策略为:
第i辆车的行程时间=出口道表格中的第i个数据-进口道数据表中的第(end-n-m-k+i) 个数据
其中:end为进口道数据表中的最后一个数据,n为本周期从绿灯到红灯期间进入进口道 检测区11的车辆,m为本周期参与排队的车辆数,k为红灯期间进入进口道检测区11而未参 与排队的车辆数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检测框绘制在所检测的车道内, 分为进口道虚拟检测框和出口道虚拟检测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道虚拟检测框绘制在该车道的最 大排队长度之后,所述出口道虚拟检测框绘制在停车线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道虚拟检测框设置在左转待转区 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个数为2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安装高度为10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线检测框内车辆占有率所参考的阈 值范围为2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时距所参考的阈值范围为2秒-5 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231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