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抵御炮弹攻击坦克的外层防护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28056.X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3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国沛 |
主分类号: | F41H7/04 | 分类号: | F41H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抵御 炮弹 攻击 坦克 外层 防护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坦克防御炮弹的外层防护技术,及涉及一种两层
(以上)延伸防护厚度的上部园弧形下部船形的坦克外形结构。以两层(以上)防护板结构延伸防护厚度消耗尽炮弹金属射流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坦克防护是以增厚钢板、安装反应装甲、主动反应装甲等措施来防护炮弹攻击。不仅加重了坦克重量,而且不能抵御炮弹和贫铀弹的攻击。反应装甲容易杀伤己方步兵,不能反复数次抵御炮弹的攻击。主动反应装甲受角度限制,很难多次抵御贫铀弹的攻击。都只有一道防御。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增加原坦克重量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多道防御,能够无数次承受各种炮弹攻击,能够完全耗掉穿甲弹的金属射流深度而坦克不易被破坏,抵御炮弹穿透坦克的外层防护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抵御炮弹穿透坦克的外层防护技术,基本不增加坦克重量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外部防御能够吸引、拦击炮弹,化解炮弹撞击力接住炮弹滚地,坦克外层至少一层以上防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内层防护板上固定有至少一层以上圆弧形防护板,或升降式圆弧形特大延伸厚度防护板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前发现来袭炮弹,引诱炮弹偏离坦克目标;拦击接住炮弹偏离坦克落地不爆炸;利用外形园弧度结构滑飞炮弹,产生飞弹在坦克外层以外爆炸;炮弹金属射流在延伸厚度内 完全耗尽,坦克不受任何破坏。可以无数次并可同时承受多发炮弹的攻击,同点多次承受炮弹的攻击,坦克都完好无损。
还可适用于火破、军舰、轮船和汽车等的防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还在于:
1.能够改变炮弹飞离坦克目标,拦击炮弹在坦克以外落地。
2.上部园弧形下部船形结构滑飞炮弹在坦克外层以外爆炸。
3.延伸厚度层完全耗尽炮弹金属射流深度,能够多次反复承受炮弹的攻击而坦克不坏。
4.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主侧视示意图。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标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升降园筒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活动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活动夹板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运动物体探测器发射电路图。
图7是运动物体探测器接收与信号处理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的预警拦击双电源供电电路图。
附图中:1外层防护板,2.内层防护板,3.发射器,4.出入门,5.升降园筒内筒,6.升降园筒外筒,7.升降柱,8.转动轴承,9.升降器,10.开降和支撑器,11.承重轮,12.履带,13炮管,14.视望器,15.弹蹦网,16.拦击发射装置,17.报警灯,18炮管挡板,19. 滑框,20.前外滑动护板,21.前内滑动护板,22.滑动轴承,23.转动链钩,24.转动园圈。25.下船形固定板,26.外船形升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图2描述了园弧形坦克的外形特征,下部船形结构,上部园弧形结构,以最小射角滑溜掉炮弹,来袭炮弹在外层以外爆炸。
表层涂有玻璃、陶瓷粉等隐形材料。
图1描述坦克外层防护结构,及在减薄坦克的外部2上固定一层延伸厚度的园弧形外层1(24),固定式延伸厚度1(24)距2的距离700mm左右。升降式延伸厚度1(24)可升至距离2达1380mm以上。
液压或汽压等升降装置9和10升降外层1和24。
下部船形固定的是延伸式防护板外层,向外斜的倒八字形25,外部还有一层升降式倒八字形外层26,26连接在外层1上,26随外层1升降。25、26平时为双外层防护板,炮弹击中26或25,炮弹命中角度小产生滑溜,飞弹击中地面爆炸。
15是移动式弹蹦网,钢丝制成,孔眼密布,涂有玻璃、陶瓷、磁性等隐形材料。顶部由升降柱7支撑,升降柱顶端有园周转动环,下部四周挂在26的转动链钓上。弹蹦网可以随炮塔转动,平时可取下,使用时套上。(弹蹦网又名蹦弹网)
图3描述的是1-2层内外园筒结构。内园筒5固定在外层转动园圈(24)上,园筒上部4是外层出入门。6是外园筒,下端固定在内层2上,外园筒内下部有坦克原装进出门。下端有轴承8。内外园筒碧上有进入延伸厚度层的小门。内外园筒随外层24和内层炮塔转动。。
图4描述的是炮管滑动框,图中13是炮管,18是炮管上的档护板,19是滑动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国沛,未经罗国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280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的基于p2p的远程视频教育的方法
- 下一篇:电缆线号套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