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止痛并根治椎间盘突出的外敷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33364.1 | 申请日: | 201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邢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春东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29/00;A61P19/00;A61K35/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止痛 根治 椎间盘突出 外敷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指可以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外敷中药,具体为一种可快速止痛并根治椎间盘突出的外敷中药。
背景技术
椎间盘通常包括三个部分:①软膏板;③纤维环;③髓核。腰椎间盘的特殊功能:(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2)随椎体的发育,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4)缓冲作用。(5)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6)保持椎间孔的大小。(7)维持脊柱的曲度。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常见的以下几种:
(1)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问盘较大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
(2)外力作用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例如装卸工作人员长期弯腰提举重物,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策状态。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问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①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尤其是在上述退变产生后,修复能力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②椎问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而后纵韧带在腰5、骶1平面时,宽度显著减少,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明显减弱。
(4)诱发因素.
①突然负重或闪腰:突然的腰部负荷增加,尤其是快速弯腰、侧屈或旋转,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②腰部外伤:在暴力较强、未引起骨折脱位时,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此外,进行腰穿检查或腰麻后也有可能产生椎间盘突出。
③姿势不当:起床、起立等日常生活和某些工作中,若腰部处于屈曲位时,突然给予一个外加的旋转动作,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④腹压增高:腹压与推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⑤受寒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推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推间盘破裂。
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很多,药物分为内服药和外用药两种,内服药常用中药,而一般的西药只用来止痛;外用药,即外用的膏药,敷剂、喷剂、擦剂等;外用药的作用一般用来止痛,并且常见过敏现象。药物治疗,包括治疗性药物和缓解症状类药物。由于腰椎间盘的特殊结构决定很多一般药物难有治疗作用,因此传统上一般认为,中西药物也只有止痛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为主,达不到根治的目的。而利用药物外敷(膏贴)治疗椎间盘突出,因其使用简单,方法简便,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都对其亲睐有加。然而,传统的中药处方,无论是内服还是外敷,都仅仅停留在止痛、消肿、破血软坚、消积等治疗功效上,没有从病因上,也没有能够系统化地从中医的气血论的角度来审视和对症病情,因而治疗效果难得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提高现有的中药治疗椎间盘疾病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止痛并根治椎间盘突出的外敷中药。
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快速止痛并根治椎间盘突出的外敷中药,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乳香2-8%,麻黄2-8%,马钱子3-8%,川乌2-4%,草乌2-5%,草血竭3-8%,急性子2-6%,涮涮椒1-5%,接骨仙桃草2-8%,半枝莲2-6%,透骨草1-5%,红花2-6%,川穹3-10%,川木通2-4%,穿破石2-5%,分筋草2-5%,风藤草3-5%,百花藤2-6%,伸筋草1-5%,生半夏3-10%,麝香2-6%,元胡2-7%,黄芪1-7%。
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按照现有的枣花蜜炼制技术,制成膏状。把膏状物涂抹在卫生布巾上,再用纱布外罩。将其外敷于患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春东,未经邢春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33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