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氧化—混凝技术处理焦化生化出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39193.3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幼灵;张竹明;罗明发;毛云海;张昆华;徐有生;曹吉良;叶亚雄;张燕玲;钟粤琼;赵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2;C02F1/48;C02F3/12;C02F1/5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302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氧化 技术 处理 焦化 生化 出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焦化生化出水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用微波—氧化 —混凝技术处理焦化生化出水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焦化污水是煤在高温干馏过程中,以及煤气净化、化学产品精制过程 中形成的污水,该污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除含有NH3-N、 氰化物、硫氰酸盐、酚类化合物、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外,还含有氮、氧、 硫的杂环有机化合物,总体性质表现为NH3-N、酚类及油份浓度高,有毒 及抑制性物质多,因此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高污染、高毒、难降解的工 业有机废水,在现有的生物化学处理过程中很难实现有机物的完全降解。 不仅如此,焦化污水还存在处理难度大、投入费用高,对环境构成严重污 染等问题。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改善和解决焦化污水对 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目前我国焦化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酚、氰、氨氮、COD 等污染物,用现有生化系统处理后,COD、总氰化物、色度等仍难于达到排 放和回用标准,实现焦化污水的达标处理和回用已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难题 之一。如云南某公司,使用硝化—反硝化工艺系统处理焦化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污水,该系统设计处理量为50m3/h,实际处理量为105m3/h,加上系统 中的稀释水和消泡水,总出水量为200m3/h,日均外排污水4800m3/d,该系 统运行状况良好,处理后的外排水中的酚、氰、氨氮等污染物含量虽已低 于国家排放标准,但系统外排水中的COD平均浓度接近国标临界值,时有 超标现象,需要稀释达标后才能外排,且出水色度较高,因此,现有技术 中的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外排水不能满足生产回用的要求。同时 每日外排4800m3的生化出水,每年外排1752000m3的生化出水,未实现焦化 生产用水的内循环,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环境水体依 然需要承受相当程度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微波—氧化—混凝技术处理焦化生化 系统出水的方法,使焦化出水水质达到GB/T19923-2005工业用水水质标 准,实现焦化出水的循环回用,达到节能减排、不污染环境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微波—氧化—混凝技术处理焦化 生化出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艺步骤:
A、在待处理的焦化生化出水中,加入H2O2与Fe2+的混合试剂至水中过 氧化氢的质量浓度为0.01%~1%,搅拌混匀,控制混合液pH值为2.0~ 6.0,其中,H2O2与Fe2+的混合比为:H2O2∶Fe2+=1∶4~10∶1的摩尔比;
B、将A步骤的混合液送入工业微波炉中,使其在微波场中处理5s~60s;
C、将经过B步骤微波处理的混合液pH值调至6.0~6.5或7.5~8.5, 在曝气量为10~40m3/h的曝气条件下,氧化处理1~4h,沉淀分离出上层 的液体和下层的污泥,污泥送收集池;
D、在C步骤的上层液体中加入混凝剂至液体中混凝剂的质量浓度为百 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搅拌均匀,得混合液;
E、沉淀D步骤的混合液,分离出上层的液体和下层的污泥,污泥送收 集池;
F、对E步骤的上层液体进行过滤,即得工艺出水,送各用水点;
G、将C、E步骤收集的污泥沉淀后,分离出上层的液体和下层的污泥, 上层液体返回D步骤,污泥经压滤,得泥饼。
所述A步骤的H2O2与Fe2+混合试剂中的Fe2+为常规的亚铁化合物,具体 为硫酸亚铁、草酸亚铁、碳酸亚铁、氯化亚铁中的一种。
所述A步骤、C步骤混合液pH值的控制,采用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物 质调整,其中,碱性物质为常规的石灰、石灰乳、纯碱或氢氧化钠中的一 种;酸性物质为常规的硫酸、盐酸、硝酸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39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