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散热车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39757.3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坚梁;唐武均;洪传;唐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申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7 | 分类号: | B62D21/17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散热 车架 | ||
1.自然散热车架,包括纵梁(1)及设置于纵梁(1)之间的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1)和横梁(2)中分别设置纵梁管腔(3)和横梁管腔(4),纵梁管腔(3)上串联连接水泵(6)及水箱(7)后,与所述的横梁管腔(4)形成冷却液循环管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散热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2)中均设置横梁管腔(3),横梁管腔(3)并联设置于纵梁管腔(3)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散热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管腔(4)中设置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散热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管腔(3)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5)和出水口(8),进水口(5)和出水口(8)之间设置水箱(7),并与水泵(6)串联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散热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1)为槽形纵梁,纵梁(1)内部设置三角钢,三角钢与纵梁(1)的底面和侧壁连接构成纵梁管腔(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散热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1)为叠槽形纵梁,纵梁(1)空腔中设置隔板,隔板将纵梁(1)空腔分隔为上下两空腔,所述的下空腔即为纵梁管腔(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散热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1)为礼帽形纵梁,纵梁(1)空腔中设置隔板,隔板将纵梁(1)空腔分隔为上下两空腔,所述的下空腔即为纵梁管腔(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散热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1)为对接箱形纵梁,纵梁(1)空腔中设置隔板,隔板将纵梁(1)空腔分隔为上下两空腔,所述的下空腔即为纵梁管腔(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散热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1)为管形纵梁,纵梁(1)空腔中设置隔板,隔板将纵梁(1)空腔分隔为上下两空腔,所述的下空腔即为纵梁管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申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申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397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