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消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39788.9 | 申请日: | 201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祥 |
主分类号: | F24F13/24 | 分类号: | F24F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风 系统 消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音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消音装置,通过该消音装置可降低通风系统的噪音强度,属于通风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的楼宇设计中,尤其是作为公共场合的楼宇,一般都会将通风系统作为楼宇的子系统,用于楼宇内部与外界之间进行空气交换以保证楼宇内部空气的清新。而通风系统当中一般都会配备风机和风管,风机用于将外界空气泵入楼宇内或者将楼宇内的空气泵出,风管用于引导气流。所有的通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噪音。现有的通风系统设计当中,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优化风机的叶轮、风管等部件的形状而降低噪音,或者通过优化风机、风管内部的结构来降噪,或者通过在通风系统上设置消音装置达到降噪的目的。消音装置作为通风系统的一个独立功能模块,可有效降低通风系统设计和制造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多层复合结构的用于风机的消音装置,以更好地降低通风系统的噪音。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消音装置,主要由带孔内板层、纤维层、吸音材料层和吸音腔体层组成,带孔内板层分布有孔并穿透带孔内板层,带孔内板层的内侧包围形成一个气体通路,纤维层包围在带孔内板层外侧,吸音材料层包围在纤维层远离带孔内板层的一侧,吸音腔体层包围在吸音材料层远离纤维层的一侧;其中:吸音腔体层由腔体壳和吸音腔组成,腔体壳包围形成的内部空间构成吸音腔。
上述的消音装置,其中吸音材料层至少由一种材料构成。
上述的消音装置,其中吸音材料层在结构层次上至少由一层材料构成。
上述的消音装置,其中吸音腔体层在结构层次上至少由一层腔体构成。
上述的消音装置,其中吸音腔体层同时作为消音装置的外壳。
上述的消音装置,其中在吸音腔体层外侧面增加消音装置的外壳,该外壳起保护和固定作用。
上述的消音装置,其中消音装置作为独立的单元安装在通风系统上。
上述的消音装置,其中消音装置作为部件安装在通风系统的风机内。
上述的消音装置,其中消音装置作为部件安装在通风系统的风管内。
上述的消音装置,其中纤维层使用金属纤维和/或使用非金属纤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带孔内板层的内侧包围形成的气体通路也是传递噪音的通路,噪音随着气体流动向四周辐射,其中部分噪音透过带孔内板层并被带孔内板层外侧的其它结构逐层吸收,从而实现降噪;由于采用吸音材料与吸音腔相结合这样的多层次结构,可实现对多种频域的噪音的吸收;要实现本发明所采用的结构并不需要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在不增加结构复杂性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因此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外观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A-A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JJ所标示的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应用了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一种风机的外观透视图,消音装置安装在风机内,消音装置作为风机的一个功能部件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单元;
图6是图4所示的风机的透视解析图,该透视解析图表示出图1所示的实施例在该种风机中的安装方式;
其中,附图中:
1-风机壳体一,2-风机壳体二,3-风机电机,4-风机叶轮,5-电机架,6-消音装置一,7-消音装置二,8-带孔内板层,9-纤维层,10-吸音材料层一,11-吸音材料层二,12-腔体壳,13-吸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祥,未经汪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39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触电插座及插头
- 下一篇:一种防爆发光二极管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