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设备线控系统、线控装置及线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42710.2 | 申请日: | 201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3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郑瑜;郑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M1/02;H04M1/725;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设备 系统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线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设备线控系统、线控装 置及线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线控耳机在手机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目前, 要实现对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复杂控制,通常都是通过专用的串行接口以及多个 控制按键的方式进行控制,这种线控方式需要增加微处理器电路,使得功耗和 成本提高,且需要3.5/2.5mm标准三段式或四段式耳机插口之外的4根线(I2C 通讯、电源和数字地),如果使用标准5脚或结构兼容的扩展10脚的USB接口, 利用USB协议支持线控上的控制协议,就要求线控装置本身电路支持USB协 议(协议栈和芯片)从而增加了成本,或者在硬件上扩展标准的USB接口增加 线控线路,这样至少导致线控装置硬件上的不标准化,这也增加成本,甚至增 加了移动设备线控系统的复杂度。
在当今手机处理器能力越来越强,计算能力越来越廉价,单接口资源却越 来越紧俏的条件下,如何利用简单的接口环境,仅依赖手机处理器进行信号处 理就实现最低成本的线控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线控系统、线控装置及线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控装置,包括一导电的触头和一触点装置,所述触点 装置包括衬底层、触点层、绝缘中空层和触头支撑层,所述述衬底层用来承载 触点层,所述触头支撑层上设有若干方向的运动轨迹,所述触点层上对应触头 支撑层上每一方向的运动轨迹均设有若干触点,所述触头在触头支撑层上沿任 一方向的运动轨迹运动时均会触碰到触点层上与该方向运动轨迹对应的触点, 产生电脉冲信号,所述触头沿触头支撑层上各方向的运动轨迹运动后产生的电 脉冲信号数量均不相同。
所述线控装置,其中,所述触点层上对应触头支撑层上各方向的运动轨迹 所形成的触点数量均不相同。
所述线控装置,其中,所述触点层上对应触头支撑层上各方向的运动轨迹 的触点数量所组成的数列符合指数关系Xn或者Xn-1,其中X取大于1的整数,n 取正整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线控系统,包括一移动设备和一线控装置, 所述线控装置包括一导电的触头、一触点装置及两信号线,所述触点装置包括 衬底层、触点层、绝缘中空层和触头支撑层,所述述衬底层用来承载触点层, 所述触头支撑层上设有若干方向的运动轨迹,所述触点层上对应触头支撑层上 每一方向的运动轨迹分别设有不同数量的触点,所述触头在触头支撑层上沿任 一方向的运动轨迹运动时均会触碰到触点层上与该方向运动轨迹对应的触点, 产生电脉冲信号,所述信号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触头及触点层对应连接,另一 端与所述移动设备连接,向移动设备的处理器传输所述电脉冲信号。
所述移动设备线控系统,其中,所述信号线之一为地线,另一为数据线连 接所述处理器。
所述移动设备线控系统,其中,所述触点层上对应触头支撑层上各方向的 运动轨迹的触点数量所组成的数列符合指数关系。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线控系统的线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线控装置对应触头的操作动作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脉冲信号;和
B.移动设备接收上述电脉冲信号,其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电脉冲信号数量 作出响应,完成与其对应的操作。
所述线控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对线控装置的不同操作动作分别 产生不同数量的电脉冲信号。
所述线控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
B1.处理器接收到第一个电脉冲信号后启动一第一定时器,并在每接收一个 电脉冲信号之后就复位所述第一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为 两次合理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间;和
B2.处理器在第一定时器到时后对获得的电脉冲信号数量进行累加,根据接 收到的电脉冲信号数量作出响应,完成与其对应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42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煤焦油生产硬质沥青和中温沥青的方法
- 下一篇:LED固晶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