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驱式气压涡轮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42762.X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8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施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建勇 |
主分类号: | F01D1/06 | 分类号: | F01D1/06;F01D9/02;F01D5/02;F01D17/00;F01D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驱式 气压 涡轮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驱式气压涡轮机,是将压缩空气的气体膨胀动力转变成轴动力的机械装置。适用于驱动发电机发电和其他需要轴功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以轴动力驱动的设备非常普遍,常见的内燃机、电动机等都是通过向目标机械提供轴功来驱动机械运转的。而气动机械就是将气体膨胀力转变为轴动力的一种装置,气动原理被应用在很多气动设备中,这些气动设备往往为一体机如气动切割机、冲击钻等,市场缺少一种独立的气动驱动设备。
本发明结合工程需要,立足于弥补市场缺陷,专门设计一种专门将高压气体的膨胀力高效转变为轴动力的通用驱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高效地将高压气体的膨胀力转变为轴动力,以实现大力驱动目标设备轴转动的目的。
本发明内容包括气槽、喷嘴、气动涡轮、主轴、底座、排气罩、控制器等构成。按以下步骤说明:
1.气槽
气槽为向气动涡轮机供应高压气体的装置,安装在气动涡轮同心圆的外侧。
(1)为封闭的环形槽,由耐高压的高强度材料制作而成;
(2)气槽的外面安装进气管道,管道上安装节气控流进气阀门;
(3)气槽的内面安装高压气体喷嘴;
(4)气槽通过连接铸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
2.喷嘴
喷嘴是向气动涡轮喷射高压气体的装置。
(1)喷嘴位于气槽内面,为入口大出口小的锥形气道,出口孔径为1~10mm。可以是在气槽壁钻孔形成,也可以是安装在气槽内壁的定型件;
(2)喷嘴呈偏离轴心的斜角,与气槽圆切线的夹角角度在10~75°之间,指向涡轮转动方向;
(3)喷嘴以规律排列安装,数量为每排1~50个,各排间距为5~200mm。
3.气动涡轮
气动涡轮是在高压气体驱动下,带动主轴转动的核心部件。
(1)气动涡轮安装在气槽同心圆的内侧,通过主轴轴承固定在底座上;
(2)气动涡轮的外周为弧形叶片,按轴向方向焊接在涡轮的表面,叶片间距在10~200mm之间,叶片高度在5~200mm之间;
(3)弧型叶片的焊接带有倾角,方向与喷嘴相向,与涡轮圆切线的夹角角度在10~75°之间;
(4)叶片两端设置围气板和排气口。围气板为紧贴前叶片的近似三角形板,排气口为贴近后叶片的倒三角形口;
(5)气动涡轮的轮毂辐条为带有斜角的扇形支撑板,斜面朝向排气方向,数量为2至若干条;
(6)气动涡轮的主轴连接气动设备。
4.主轴
为与气动涡轮硬链接的转动轴。
5.底座
为支承主轴和气槽的铸件支架。
6.排气罩
为封闭于气动涡轮两侧的筛状板。
7.控制器
是监控气动涡轮及运行的装置,并通过预设输出转速,调节喷气量,人为地控制设备转速和驱动力。
(1)控制器仪表盘上的气压表指示气槽的气压,流量表指示气槽的流量,转速表指示气动涡轮机的转速;
(2)控制器操作盘设有输出设定器,设定输出转速后通过控制节气控流阀门调节气动涡轮机转速。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直驱式气压涡轮机具有以下应用效果:
1.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能量转换方式。本发明提供的直驱式气压涡轮机的驱动方式技术可靠、设施简单、建造成本低;
2.用于高压气体发电,可实现均匀发电和持续供电。本发明无论是用于并网发电,还是离网发电,都能提供均匀持续的发电。与风电设备相连,可以解决风力发电不可控、不稳定的最大难题;
3.清洁环保。本发明的直驱式气压涡轮机是完全的环境友好动力转换方式,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外形示意图(正面);
附图2是外形示意图(侧面);
附图3是剖视图。
图中:1-气槽,2-气动涡轮,3-喷嘴,4-弧形叶片,5-轮毂辐条,6-主轴,7-气动排气罩,8-进气管道,9-节气控流阀门,10-底座。
[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制造一个气动涡轮机。
1.部件:
(1)气槽:材质选用3mm钢板,内面为5mm钢板。尺寸为外径:450,内径:400;宽度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建勇,未经施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427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