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生物干化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44430.5 | 申请日: | 201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章梦涛;吴卫文;陈振峰;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C05F7/00;C02F11/02;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孙洁敏;胡朝阳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生物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污泥生物干化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温室和鼓风机、设于该玻璃温室内的倾斜式发酵床,该倾斜式发酵床包括设有多孔倾斜的板床,该板床上半部为Ⅰ发酵区,下半部为Ⅱ发酵区,所述的发酵区被平均分隔成多个平行向下倾斜的发酵仓,Ⅰ发酵区与Ⅱ发酵区之间以及Ⅱ发酵区的最下方均设有控制闸板,板床下面设有空气仓,该空气仓与鼓风机的排气管联通,Ⅱ发酵区的最下方设有出料带,该出料带通过输送带与一设有筛分机的包装间联通,一双螺旋拌散机的物料出口通过设有移动式下料器的布料带与所述玻璃温室内的板床的顶部相联,带有污泥高压输送计量泵的污泥仓通过管道与该双螺旋拌散机的物料入口相联,带有辅助仓计量控制闸的辅料仓通过辅料输送带与双螺旋拌散机的物料入口相联,带有同步计量泵的菌剂罐通过管道与双螺旋拌散机的物料入口相联,发酵仓内设有温度、湿度、pH值和氧气浓度的传感器;
使用所述污泥生物干化处理的系统时,各物料混料的体积比为:污泥︰调理剂︰重金属钝化剂︰菌剂 = 100︰40~60︰10~15︰5~10;其中所述的调理剂为废弃有机物的粉碎料;重金属钝化剂为草炭;菌剂为复合微生物菌剂;
采用二次发酵工艺,一次发酵为6~9天,其中2~3天温度从常温升至最高68~70℃,然后降至55~60℃,发酵4~6天;二次发酵为6~9天,其中4~6天温度保持在48~55℃之间,然后降至35~40℃后,稳定保持2~3天;
所述污泥初始的含水率为75~82%,混合拌散后物料含水率为60~67%,一次发酵后物料含水率降至50~55%,二次发酵后物料含水率降至35~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联通所述玻璃温室内上部的引风机,该引风机通过管道与一吸附塔的进气口相联,该吸附塔的排气口与所述玻璃温室内的空气仓联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室,所述污泥高压输送计量泵的计量信息、辅助仓计量控制闸计量信息和同步计量泵的计量信息均与该计算机系统连通;检测发酵仓内温度、湿度、pH值和氧气浓度的传感器与该计算机系统连通;所述鼓风机、引风机和辅料输送带、布料带、出料带及输送带的电机的控制信息均与该计算机系统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式发酵床为双向对称的倾斜式发酵床,即其板床呈“∧”形设置;板床为多孔的塑胶板,紧贴板床表面铺设一层无纺布;所述的发酵仓为十四个。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行污泥生物干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混 料 —— 按一定比例将待处理的污泥、与重金属钝化剂预混合后的调理剂以及菌剂输入双螺旋拌散机;
拌散破碎 —— 进入双螺旋拌散机后的物料,经该机器的交错搅拌和高速破碎后,被分散成均匀的直径为3~5mm的颗粒,再由布料带输送至玻璃温室中的倾斜式发酵床进行生物干化处理;
生物干化 —— 送至倾斜式发酵床上方的物料,通过布料带上的移动式下料器铺设到发酵床板床上部的Ⅰ发酵区进行一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打开Ⅰ发酵区和Ⅱ发酵区之间的控制闸板,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到Ⅱ发酵区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完成,打开Ⅱ发酵区下方的控制闸板,经过发酵腐熟和生物干化后的物料滑入下设的出料带;
包 装 ——滑入出料带上的物料通过输送带送入玻璃温室外的包装间,经过筛分机筛分后装袋;
所述各物料混料时体积比为:污泥︰调理剂︰重金属钝化剂︰菌剂 = 100︰40~60︰10~15︰5~10;其中所述的调理剂为废弃有机物的粉碎料;重金属钝化剂为草炭;菌剂为复合微生物菌剂;
所述一次发酵为6~9天,其中2~3天温度从常温升至最高68~70℃,然后降至55~60℃,发酵4~6天;所述二次发酵为6~9天,其中4~6天温度保持在48~55℃之间,然后降至35~40℃后,稳定保持2~3天;
所述污泥初始的含水率为75~82%,混合拌散后物料含水率为60~67%,一次发酵后物料含水率降至50~55%,二次发酵后物料含水率降至35~4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进入发酵仓发酵时,所述的鼓风机开机供气,气体透过板床上的气孔进入发酵仓强制通风供氧;玻璃温室内积聚的热汽通过管道由引风机抽入吸附塔,经过塔内活性炭层吸附干燥和除臭处理后,再导入倾斜式发酵床的空气仓,辅助新铺设的物料升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444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发酵微生物中提高有机物产生的方法和组合物
- 下一篇:电梯召唤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