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公藤栽培及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44803.9 | 申请日: | 201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魏佰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汉堂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0;A01G23/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4400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公藤 栽培 管理 方法 | ||
1.一种雷公藤栽培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种植山场选择:
选择海拔300~500米的I、II或III类地,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红壤土,无成片管茅草及白茅草;
步骤20、林地种植的配置:
以纯林种植,或者是块状、带状混交种植,还或者采用株间混交种植,采用株间混交种植时,用材树每亩不超过80株,郁闭度不高于0.5;
步骤30、山场整地:
1)林地清理:杂草杂灌多的炼山清理,杂草杂灌少的除草耙带清理,茅草蔸必须挖净;
2)挖穴规格:采用40cm×30cm×30cm的暗穴,或挖明穴施基肥;
3)整地时间:9月至翌年2月;
步骤40、种植:
1)种植时间:12月至翌年3月;
2)种植要求:
①大苗应适当修剪,剪去过长根须及地上茎;
②苗木运至造林地时立即打浆,半天内无法完成栽植的苗木进行假植;
③种植时做到苗正根舒、深浅适宜、穴土打紧、植后培土;
步骤50、抚育与施肥:
1)第一年至第三年,每年4月至5月及9月至10月各进行除草培蔸一次,10月至11月进行施肥一次,施有机肥;
2)四年以后,视山场情况,每年除草一至二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栽培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中的纯林种植是指山地纯林栽培模式:
在一块山场上仅营造单一的雷公藤植物,株间距80厘米,行间距150厘米,雷公藤每亩400株,林地周边种植木荷防火树,山顶以耐旱树种戴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公藤栽培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的带状混交种植是指下述种植模式的任一种:
1)雷公藤与用材树带状混交种植:
雷公藤每亩280株,用材树每亩120株;林地周边种植木荷防火树,山顶以耐旱树种戴帽;以带状混交种植,株间距80厘米,行间距150厘米;种植3行树,间种4行雷公藤,成带状交错配置;
2)雷公藤与果树套种进行带状混交种植:
雷公藤每亩320株,果树每亩80株,以行状混交种植,雷公藤在果树行间带缘密植一行,株距80厘米,成行状交错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公藤栽培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雷公藤与用材树带状混交种植或雷公藤与果树套种时,雷公藤要种植在树冠外,避免种植在树冠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雷公藤栽培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山场顶部耐旱树种戴帽为马尾松戴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栽培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0中:
所述苗正根舒指苗木位于穴中,根糸舒展,不得窝根;
所述深浅适宜指深度以苗木出圃时所留茎干土痕为基准,稍高2~5cm;
所述穴土打紧指以两指提苗,感觉苗木稳固为准;
所述植后培土指苗木植紧后再培上5~10cm松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栽培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选择采伐迹地新植的山场,在山场下方靠田边,密植3~4行防火树,以防止茅草向上蔓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汉堂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汉堂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448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