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化炉采暖系统及其气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285.8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峰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C10J3/84;C10J3/7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黄洪 |
地址: | 410005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化 采暖系统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利用秸秆、树枝、木材废料等生产可燃气体的燃气炉为主,燃气热水器为辅的、以循环热水为介质的气化炉采暖系统及其气化炉。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采暖系统层出不穷。以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为例,它们都是以消耗电力、煤炭、燃油为主。虽然它们都能满足人们的取暖要求,但是能源消耗大,也不利于环保。
申请人于2009年7月29日申请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9年12月30日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43995.9,名称为《一种秸秆燃气发生系统》的专利申请,该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秸秆、树枝、木材废料等生产可燃气体的秸秆燃气的气化炉,该气化炉结构简单合理,外筒表面温度不超过摄氏40度,燃气具工作时以吸气方式供给焖烧空气,留火时以自流方式供给焖烧空气,能够显著提高可燃气体产生量。适合于取代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或者其他工用或者民用可燃气体。但是如果将上述气化炉直接用于循环热水的采暖系统,其燃气过滤不够彻底,其余热利用不够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以废物利用和节约能源为目的,提供一种以利用秸秆、树枝、木材废料等生产可燃气体的气化炉为主的,燃气热水器为辅的,以循环热水为采暖介质的气化炉采暖系统及其气化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气化炉采暖系统:包括热水炉、散热器、水泵和管道,所述热水炉为气化炉,所述气化炉包括燃气出口和水箱;所述气化炉的燃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室;所述气化炉的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燃气热水器的进水口;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出水口连接至少一组散热器后顺序连接水泵和气化炉的水箱。
所述连接散热器的管道中设置一个补水口。
所述补水口为敞开式结构,或者封闭式结构。
用于前述气化炉采暖系统的气化炉:包括顶盖及松料机构、内筒、燃气出口、过滤器、炉桥、外筒,所述过滤器为干式和湿式混合结构的过滤器;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出水口和进水口。
所述干式和湿式混合结构的过滤器包括过滤器进气管、过滤器出气管、干式过滤芯、过滤水室;所述过滤器进气管穿过干式过滤芯后,其末端接近过滤水室的底部;所述过滤器出气管设置在干式过滤芯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气化炉产生的燃气供燃气热水器使用来两次加热方式加热采暖的循环水,即气化炉产生燃气时的余热被充分利用用于第一次加热循环水,然后用燃气热水器第二次加热循环水,节约能源的效果显著。适合居家和小型楼堂馆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采暖系统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使用的气化炉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3为图2的过滤器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中:1-热水炉,2-燃气热水器,3-散热器,4-补水口,5-水泵,11-顶盖及松料装置,12-内筒,13-燃气出口,14-过滤器,15-出水口,16-炉桥,17-水箱,18-外筒,19-进水口,21-过滤器进气管,22-过滤器出气管,23-干式过滤芯,24-过滤水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本发明的气化炉采暖系统:包括热水炉1、散热器3、水泵5和管道,所述热水炉1为气化炉,包括燃气出口和水箱;所述气化炉的燃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燃气热水器2的燃烧室;所述气化炉的水箱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燃气热水器2的进水口;所述燃气热水器2的出水口连接至少一组散热器3后顺序连接水泵5和气化炉的水箱。
所述连接散热器3的管道中设置一个补水口4。
所述补水口4为敞开式结构,或者封闭式结构。
所述补水口4为敞开式结构时,其上口是这个系统的最高点,其高度以水泵5工作时水不会溢出为宜,现行的采暖系统中就有这种结构。
所述补水口4为封闭式结构时,采用成熟的现有技术制作即可,如配水位计。
所述补水口4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结构,其水位显示是必须的,可以采用成熟的现有技术。
参照附图2,本发明的用于气化炉采暖系统的气化炉:包括顶盖及松料机构11、内筒12、燃气出口13、过滤器14、炉桥16、外筒18,所述过滤器14为干式和湿式混合结构的过滤器;所述内筒12与外筒18之间设置水箱17;所述水箱17上设置出水口15和进水口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峰,未经秦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