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讯录编辑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559.3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2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录 编辑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录编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丰富,手机中通讯录需要静态存储的与用户相关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例如联系人姓名、号码、email地址这样内容已经是一般手机都需要支持的内容。此外,随着3G技术的崛起,与互连网相关的应用不断丰富,一些手机通讯录中还支持RSS、Web、即时通信应用ID等内容。支持的内容增多,通讯录的内容编辑页面设计如果不加优化,使用起来会令用户觉得越来越不方便和繁琐。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目前一些手机采用了分页显示提供通讯录的编辑页面,即将可编辑项按照经验分作两类,一类是常用输入内容,例如“手机号码”和“email”;另一类是非常用内容,例如“头衔”和“所在城市”。用户在新建或者编辑一个通讯录记录时,默认编辑页面时常用内容,如果用户有需要输入非常用内容,可以通过手机键盘输入切换到非常用页面继续编辑。但该种方法对不同的可编辑内容分页,是基于经验固定下来的,对于特定用户并不成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录编辑方法及装置,降低了用户编辑通信录的复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录编辑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通信录编辑项;
将所述编辑项添加到当前编辑页中;
将用户输入的对应所述编辑项的联系人信息保存,并将所述当前编辑页保存为通信录编辑模板。
一种通信录编辑装置,包括:
编辑项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通信录编辑项;
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编辑项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编辑项添加到当前编辑页中;
信息保存单元,用于将用户输入的对应所述编辑项的联系人信息保存;
模板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编辑页保存为通信录编辑模板。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后,用户可以将在当前编辑页中添加的编辑项后,将所述添加编辑项的编辑页保存为通信录编辑模板,以便用户在下次输入该编辑项对应的信息时,不用再添加该编辑项,降低用户编辑通信录的复杂度,实现了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动态设置通信录编辑页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通信录编辑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通信录编辑装置组成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通信录编辑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通信录编辑装置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录编辑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接收用户输入的通信录编辑项。
其中,用户在输入通信录编辑项时可以自行编写所述通信录编辑项,也可以从菜单选项中选取相应的通信录编辑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102、将所述编辑项添加到当前编辑页中。
103、将用户输入的对应该编辑项的联系人信息保存,并将所述当前编辑页保存为通信录编辑模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录编辑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编辑项接收单元21、添加单元22、信息保存单元23和模板保存单元24。
编辑项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通信录编辑项;其中,用户在输入通信录编辑项时可以自行编写所述通信录编辑项,也可以从菜单选项中选取相应的通信录编辑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添加单元22,用于将所述编辑项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编辑项添加到当前编辑页中;信息保存单元23,用于将用户输入的对应该编辑项的联系人信息保存;模板保存单元24,用于将所述当前编辑页保存为通信录编辑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待输出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电子终端报时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