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广玉兰叶制备氨氮吸附剂的方法及吸附剂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880.1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伟;董元华;刘云;王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C02F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建清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广玉兰 制备 吸附剂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利用广玉兰叶制备氨氮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广玉兰叶进行采集、洗涤、晾干、烘干、粉碎并筛分,得到吸附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广玉兰叶制备氨氮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集成熟的广玉兰叶或广玉兰落叶;用水洗净广玉兰叶;洗涤后的玉兰 叶放置于室内阴干;晾干后的玉兰叶先在105℃下杀青15分钟,然后置 于70℃烘箱10小时内烘干;烘干后的玉兰叶机械粉碎,然后以标准筛 筛分至30~100目,得到吸附剂。
3.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的氨氮吸附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吸附剂与 氨氮溶液混合,在振荡器上振荡后过滤即可去除水体中的氨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广玉兰叶制备的氨氮吸附剂的应用,其特征在 于吸附剂与氨氮溶液的混合时剂量为4~12g/L,适宜处理的氨氮浓度为 10~100mg/L,适宜溶液初始pH范围为3~10,振荡适宜温度为10℃ ~50℃,振荡适宜速度为250r/min,适宜振荡时间为2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8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纬编针织面料的单层裁床
- 下一篇:一种金属丝的铺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