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防蜡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1726.6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8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冬兰;于雷;于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瑞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24 | 分类号: | C09K8/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李稚婷 |
地址: | 124013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防蜡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用化学助剂,特别涉及一种为改善原油流动性、降低原油在管道 中的流动阻力、防止油管结蜡而设计的固体防蜡剂,属于油田化学类配套技术。
背景技术
石蜡沉积问题是石油采集和储存、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油井的清防蜡 主要有热洗、机械等物理清洗防蜡方法和化学清防蜡方法。相比于物理清防蜡方法,将化 学防蜡剂加到井下原油中是一种使用方便、也更为经济的方法。国内外油井清防蜡剂、蜡 晶分散剂在稀油井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加药方法一种是采用加药车从环套空间加药,加 药周期因油井的结蜡情况来确定,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点滴计量泵从环套空间连续加药。 固体防蜡剂在抽油井也有应用,现有的固体防蜡剂主要是由颗粒聚乙烯和聚乙烯-乙烯-醋 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复配而成的固体防蜡块,在结蜡不十分严重的油井有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其溶解速度太慢,所以许多油井的防蜡效果不够好。由于自喷井无法在井口向井下 加液体药剂,所以目前还使用刮蜡片人工清蜡或下电热电缆电加热溶蜡的办法,没有一种 有效的固体防蜡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油固体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固体防蜡剂中的高分子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溶于原油中,能阻止大分子蜡链的形成与析出,阻止原油挂壁,减少 原油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原油防蜡棒,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丙烯酸十八酯 5-7重量份
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 12-15重量份
二甲基乙苯 8-10重量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2-3重量份
十二烷基苯硫酸钠 65-73重量份。
将上述重量份的各组分在常温下混合均匀,然后经成型机器挤压成一定的形状即可。
为了便于往油井中投放或往井下携带,用螺杆压制机挤压成棒状。
本发明采用的主要原料及其性能分述如下:
1、丙烯酸十八酯
分子式:C21H40O2,分子量324,为无色透明液体,无刺激性气味,具有良好的疏水 性。
2、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
分子式:C26H50O2,分子量394.67,是高含蜡原油双聚合物降凝的主要成分。
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商品名为AEO-n,是天然脂肪醇与环氧乙烷加成物,属于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溶于水,白色膏状物,界面润湿性能良好,用于改善原油的流动性,也具有 原油脱水的功能。优选用AEO-7,其分子式为C12H25O(CH2CH2O)7H,分子量494.7。
4、二甲基乙苯
分子式:C9H12,分子量120.19,沸点164-165℃,熔点-17℃,对高凝油具有较好的溶 解作用。
5、十二烷基苯硫酸钠
分子式:CH3(CH2)11OSO3Na,分子量288.39。白色至微黄色粉末,微有特殊气体,属 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水,界面润湿性能良好,用于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本发明独特的配方是将防蜡用的高分子聚合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润湿管壁用的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分散剂渗透剂优化组合来制备的,并将其压制成防蜡棒的形状, 便于携带和投放。该防蜡棒具有改善原油流动性,降低原油流动阻力的作用,防蜡效果好, 应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于自喷井和无杆泵井的应用。现场加药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 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环境效益好,利用它可以代替自喷井人工清蜡、电加热清蜡,降低油 田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果,宜于 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制备配制防蜡棒1000g,各原料的用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瑞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瑞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zigbee技术的调光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终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