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收Cohn氏组分Ⅳ沉淀中白蛋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1816.5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程;汪伟军;王文杰;黄邦春;黄育升;黄进义;陈成坤;黄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65 | 分类号: | C07K14/765;C07K1/1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王少明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cohn 组分 沉淀 白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制品的分离方法,具体是采用低温乙醇法从Cohn氏组分 IV沉淀中分离回收白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温乙醇工艺分离血浆蛋白,自20世纪40年代创建以来,至今已有60 年的历史。Cohn教授及其领导的开发团队所创立的Cohn 6法已成为白蛋 白分离的经典方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血浆白蛋白分离工艺的基础。随后所 使用的各种白蛋白分离方法依旧以Cohn 6法中的pH值、温度、乙醇浓度、 离子强度和蛋白浓度5项参数为依据,通过不同的参数组合,可进行其它 多种蛋白制品的分离。
Cohn氏组分IV沉淀中残留有少量白蛋白。从人血组分IV沉淀中分离白 蛋白的方法基本使用低温乙醇法和热乙醇法。低温乙醇法是在低温下,以 乙醇作为溶剂,利用白蛋白与其它杂蛋白结晶条件的不同而将白蛋白与其 它杂蛋白分离。《中国药业》2003年第12卷第04期《从Cohn氏组分IV 沉淀中回收白蛋白的低温工艺》,在低温乙醇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控制温 度、乙醇浓度、酸碱度,提取组分IV沉淀中残留的白蛋白,每千克组分IV 沉淀可回收白蛋白50g左右。
热乙醇法是将组分IV沉淀配制成蛋白液,加热使蛋白液中的杂蛋白变 性固化,再通过加压过滤使固液分离,将滤液超滤浓缩得到白蛋白粗制品, 如CN1660898A、CN1660903A公开的方法,但回收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从Cohn氏组分IV沉淀中回收白蛋白的方法,该 方法是在低温乙醇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温度、乙醇浓度、酸碱度的参 数组合,使白蛋白与其它蛋白分离,大大提高白蛋白回收率。
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组分IV沉淀,加入组分IV沉淀重量的8±0.5倍的0~2℃,重量浓 度0.75±0.03%的NaCl溶液,搅拌溶解后,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和/或 NaHCO3水溶液调整pH值至6.90±0.10,搅拌5-7小时成为反应液;
B.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调整反应液pH值至5.70±0.05,降温至 -0.5±0.5℃,喷雾加入体积浓度大于60%的乙醇,反应液逐渐降低温度至 -4.5±0.5℃,乙醇加入量为反应液中乙醇的体积浓度达到40%,乙醇加完 后,将反应液pH值调整在5.85-5.90,继续搅拌1~3小时,静置8小时以 上,然后将反应液离心过滤,取滤液;
C.滤液用含0.4±0.1mol/L醋酸和体积浓度40±1.0%乙醇的醋酸-乙醇 混合溶液调节至pH值为4.70±0.10,搅拌1~3小时,在-9.0±1.0℃静置8 小时以上,过滤,收集沉淀物即粗制白蛋白;
D.将粗制白蛋白纯化、浓缩、巴氏病毒灭活,可配制成注射用人血白 蛋白。
在步骤A中,NaCl溶液最好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加入组分IV沉淀重量 的2~4倍,反应液搅拌成糊状,再补加剩余的NaCl溶液。
喷雾加入的乙醇体积浓度优选为75~95%。
本发明方法通过选择pH值、乙醇浓度、酸碱度和温度,使组分IV沉淀 中的白蛋白与其它蛋白充分分离,每公斤组分IV沉淀可制得白蛋白 110~120克,使血浆中白蛋白的总提取率提高到93%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组分IV沉淀的解冻及溶解
从-30℃以下冷库中取出组分IV沉淀,称重后置于洁净的不锈钢反应罐 中,向反应罐中泵入组分IV重量的3倍的0~2℃,0.75wt%的NaCl溶液, 搅拌溶解,反应液成为糊状。
完全溶解后,将反应液pH值调至6.90±0.10,并在该pH条件下搅拌 5~7小时,搅拌速度为1400~1500rpm。
再补加组分IV重量的5倍的0-2℃,0.75wt%的NaCl溶液,充分搅拌 均匀。
二、沉淀分离其它蛋白
向反应液中喷雾加入pH值4.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加入速度 150~200ml/min,将反应液pH值调至5.70±0.05,将反应液温度降至 -0.5±0.5℃。
喷雾加入95%(v/v)乙醇,反应液逐渐降温至-4.5±0.5℃,乙醇加入 量为反应液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