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缩功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合成方法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2093.0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平;罗琼;吴小琴;黄晖浩;郑琨鹏;杨洁;叶丹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C08F265/02;C08F8/14;C08G65/48;C04B24/32;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缩 功能 羧酸 水剂 合成 方法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缩功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合成方 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由于处于不同的约束状态下因收缩引起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小于 该拉应力时,就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混凝土收缩是指在混凝土凝结初期或硬化过程中出 现的体积缩小现象。一般分为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及碳化收缩,当收缩较大时 就会引起混凝土开裂。而产生的这些裂纹或裂缝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缩短混 凝土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安全。因此,高性能混凝土(HPC)的收缩与开裂 问题已经成为工程实践中极其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引起了建筑工程界的高度重视。随着低 水胶比和矿物掺合料HPC的广泛应用,混凝土开裂和自收缩问题的严重性也在加大。
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可显著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硬化后混凝土的综 合性能。聚羧酸系减水剂作为新一代产品,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不缓凝、坍落度损失 小、环保等独特优点。虽然很多报道说掺加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收缩小于其他减水剂, 但仍然难以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因此,我国混凝土外加剂标准GB8076-1997掺混凝土减 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混凝土性能指标规定,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收缩比不大 于135%。而国外研究表明:在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时加入减缩组分可以得到具有减小混 凝土收缩功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
目前市场上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工艺主要是:由MPEG、甲基丙烯酸、阻聚剂、催 化剂和引发剂等原材料经过酯化、聚合反应来制备聚羧酸系减水剂。此类工艺所用原材料 中甲基丙烯酸价格偏高,导致聚羧酸系减水剂成本增加,缺乏市场竞争力;且此合成工艺 较复杂,酯化过程难以控制,酯化产物对聚合反应及最终产品的性能影响很大。其次是由 APEG、马来酸酐、引发剂等原材料经过共聚反应来制取聚羧酸系减水剂。此类工艺不需要 两步合成,且原材料价格低廉,但产品性能不及MPEG类聚羧酸系减水剂。现今,开发出 具有性能特点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才能获得更广泛的应用。本发明以聚丙烯酸(PAA)、带 有酰胺基的胺类化合物(PN-220)、聚乙二醇(PEG)为主要原材料,采用先共聚后酯化的合 成工艺,(并)引入减缩组分来改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收缩性能,在保证减水剂具有低掺 量、高减水率的基础上,节约使用成本。目前,国内暂时没有相关合成工艺方面的研究成 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减缩效果,合成工艺简单,产品性能稳定的聚 羧酸系减水剂、合成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减缩功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原材料为聚丙烯酸、带有酰胺基的胺 类化合物、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氢氧化钠和水,各组份的重量比为:
聚丙烯酸 100
带有酰胺基的胺类化合物 30~180
聚乙二醇 20~200
对甲苯磺酸 2~10
氢氧化钠 2~10
水 200~1700。
各组份较佳的重量比为:
聚丙烯酸 100
带有酰胺基的胺类化合物 50~150
聚乙二醇 60~160
对甲苯磺酸 3~8
氢氧化钠 2~6
水 400~1500。
本发明中,所述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1000~5000。
本发明中,所述带有酰胺基的胺类化合物采用PN-220(指产品的牌号)。
本发明中,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2000。
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减缩功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