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一体机空调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2196.7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1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汪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2 | 分类号: | F24F1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一体机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是方便移动的大型一体机空调器。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是设置在办公室或者家庭等室内的某个空间或者墙面上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的冷/暖机器,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构成的进行一系列的制冷/制热循环的机器。
空调器分为设置室外的室外机(或者‘室外侧’和‘散热侧’)和主要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室内机(‘室内侧’或者‘吸热侧’),在室外机上设置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室内机上设置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
空调器分为放热侧和吸热侧分开设置的分体式空调器和放热侧和吸热侧设置成一体的一体式空调器。
如图1、2所示,一体式空调器的外观大致上由长方体外壳形成。即,由构成右侧面外观的右侧面板10;构成前面外观的前面板20;构成左侧面外观的左侧面板30;构成上面外观的上面板40以及构成下部外观的底盘50构成。
在壳体的内部设置若干个部件,在右侧面板10和左侧面板30之间横跨设置了挡板60。以挡板60为基准,前侧部分形成了吸热侧70,后侧形成了放热侧80。
在吸热侧70的左侧部分设置了室内风扇72。室内风扇72起到将通过吸热侧吸入口22流入的空气再次输出到外部的作用。而且,在室内风扇72的周围具有风扇罩72’,风扇罩72’的底面与底盘50接触,左侧端与左侧面板30接触。
在前面板20上设置了吸入室内空气的吸热侧吸入口22和内部的室内空气再次输出到室内空间的吸热侧输出口24。
在前面板20的右侧部分形成了上下较长的吸热侧吸入口22。在吸热侧吸入口22的外框上向前突出设置了吸入口通道引导结构22’,方便了通道
(图中没有表示)的设置。
在吸热侧吸入口22的左侧形成了吸热侧输出口24。吸热侧输出口24设置在室内风扇72的前方,具体在与室内风扇72的上半部对应的位置上,使从室内风扇72向圆周方向输出的空气流畅的排出到室内空间。吸热侧输出口24的周围形成了输出口通道引导结构24’,引导了通道(图中没有表示)的设置。
在吸热侧70上设置了称之为室内热交换器的蒸发器74。蒸发器74从吸热侧吸入口22和吸热侧输出口24之间挂在挡板60的右侧端部设置。通过室内侧吸入口22流入的室内空气流经蒸发器74时进行换热后,通过吸热侧输出口24再次输出到室内空间。
在蒸发器74的下侧设置了排水托盘76。排水托盘76设置在与蒸发器74下端对应的位置上,收集蒸发器上滴落的冷凝水。排水托盘76的首端上形成了排水孔76’,引导聚集在排水托盘76上的冷凝水排出到外部。排水孔76’与右侧面板10的下端部相接,并与外部连通。
在挡板60后侧设置在放热侧80内部中央位置上设置了压缩机82。压缩机82是将制冷剂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状态的机器,一般使用大型的螺旋式压缩机。
在放热侧80设置了被称之为室外热交换器的冷凝器84。冷凝器84包围放热侧80的后侧,使制冷剂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即,冷凝器84大致以‘∩’形(从上面观察)设置,使制冷剂与右侧面板10和左侧面板30以及从后方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右侧面板10和前面板20的后端部和后方一般还设置吸入格栅(图中没有表示)。
在上面板40上设置了室外风扇86。即,相当于放热侧80上侧的上面板40上形成了放热侧输出口42,并在放热侧输出口42的下部设置了室外风扇86。同时,在室外风扇86的外部设置了引导气流的孔板44,而在放热侧输出口42的上面具有输出格栅46。在吸热侧70的左侧端部设置控制空调器运转的控制面板48。
在底盘50的下部设置底部框架52。底部框架52的作用是支撑如上构成的空调器,而在底部框架5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左右设置了成对的提升孔52’。提升孔52’是插入插车等的提升臂的部分,由此方便的提升空调器。
同时在室内风扇72的侧面设置室内电机88,室内电机88位于室内风扇72的内侧或者外侧。
但是,如上的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现在的一体机的重量很大,如果不使用大型机械时移动和安装的时候非常不方便,人力无法进行。空调底部长时间接触地面存在锈蚀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大型一体机空调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