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2213.7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小锋;马小波;宋志棠;刘卫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H01L2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余明伟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相变 存储器 功耗 单元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单元结构包括集成电路衬底(1)、位于集成电路衬底(1)上的第一绝缘介质层(2)、被第一绝缘介质层(2)包围并与集成电路衬底(1)连接的驱动二极管(3)、被第一绝缘介质层(2)包围并位于驱动二极管(3)上的过渡层(4)、位于第一绝缘介质层(2)上的第二绝缘介质层(5)、被第二绝缘介质层(5)包围并位于过渡层(4)上的下电极(6)、位于第二绝缘介质层(5)上的第三绝缘介质层(7)、被第三绝缘介质层(7)包围并位于下电极(6)上的相变材料层(8)和位于相变材料层(8)上的上电极(9);所述的过渡层(4)的热导率为0.01W/m·K~20W/m·K。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层(4)的的热导率为0.44W/m·K。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层(4)的厚度为5~30nm。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层(4)为半导体材料、金属合金或介质材料中的一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渡层(4)的材料为多晶硅、多晶锗、氮化钛TiN、氮化钨WN、氮化钛硅TiSiN、氮化钨硅WSiN、氧化硅SiO2、氧化铪HfO2或氧化钽Ta2O5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层(4)为单层或多层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绝缘介质层材料为氧化硅。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标准工艺制备出集成电路衬底(1),其中包括相变存储器单元结构所需的字线;
(2)在步骤(1)的基础上用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制备第一绝缘介质层(2),光刻刻蚀出所要求的第一孔洞,该第一孔洞与集成电路衬底(1)的字线相连;
(3)在步骤(2)所刻孔洞处,用固相外延方法生长N型单晶硅和P型单晶硅并形成驱动二极管(3);
(4)在步骤(3)形成的驱动二极管(3)的上表面,沉积热导率为0.01W/m·K~20W/m·K的氮化钛TiN过渡层(4),然后采用CMP磨平或者光刻出要求的形状;
(5)在步骤(4)的基础上,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式制备第二绝缘介质层(5),光刻刻蚀要求的第二孔洞,直至露出氮化钛TiN过渡层(4);
(6)在步骤(5)所刻第二孔洞内,沉积下电极(6),然后采用CMP磨平或者光刻出要求的形状;
(7)在步骤(6)的基础上,用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式制备第三绝缘介质层(7),光刻刻蚀要求的第三孔洞,直至露出下电极(6);
(8)在步骤(7)所刻第三孔洞内,依次沉积相变材料层(8)和上电极(9),然后光刻刻蚀或者采用CMP磨平到要求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相变存储器功耗的单元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绝缘介质层材料为氧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2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