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化剂及其在刨切竹材上的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2524.3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詹添财;陈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嘉毅竹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3/52 | 分类号: | B27K3/52;B27K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周晖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化剂 及其 竹材 应用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胶合板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软化剂及其在刨 切竹材上的应用方法。
二.背景技术
我国森林资源紧缺,树木成林周期长,保护森林资源是大家共同 的责任。相对而言,我国竹林资源丰富,竹子生长快,成林周期为2-3 年,合理采伐利用竹材,有利于竹林的生长;竹胶合板以其更高的性 价比取代木胶合板是必然趋势。现有制造竹胶合板过程中,竹材的软 化剂多为强酸或强碱,如中国专利CN1621580A“一种竹原纤维的制备 方法”中涉及的竹材软化剂含有碱、硅酸钠、三聚磷酸钠、硫化钠等, 存在着软化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对竹材的胶层和竹材原纤维结构破 坏大、软化效果不好,刨切出材率偏低等问题,同时,容易伤害工人 健康,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安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用强酸或强碱的竹材软化 剂,克服现有软化剂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化剂,它由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组成:
碳酸钠20~30%;甘油20~40%;酒精35~45%;氟化钠4~6%。
各组分优选比例为:
碳酸钠25%;甘油30%;酒精40%;氟化钠5%。
本软化剂在刨切竹材上的应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软化剂按8~12%的比例加入到池水中,配制成软化液;
(2)将待软化的竹板坯放入池中;
(3)常温浸泡24~48小时后,每小时升温2℃,直至55℃;
(4)在55℃的条件下保持60~72小时后停止升温;在温度降至 28~30℃时取出竹板坯,进入下一道工序。
竹材的软化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软化剂的浸泡,使其竹原纤维大量 吸收水分,酸或碱对纤维进行柔化、分解。经过软化的竹板坯能大大 减少对其刨切的阻力。
本发明所用碳酸钠是一种微碱化合物,其与酒精混合后发生化学 反应成为微酸物质;甘油主要起保湿作用;氟化钠主要起防腐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对竹材及胶层破坏极小,保持了竹材的原有结构和色泽。
2.软化剂无毒无害,不对竹材和环境造成污染。
3.软化效果显著,刨切成材率达90%以上,刨切厚度可达到10-12 丝。
4.软化周期短、能耗小、易操作、成本低。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从下面实例中可以看出,实例2的综合效果最佳,实例1和实例3 效果其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嘉毅竹制品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嘉毅竹制品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