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洁净压缩空气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2627.X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洁净 压缩空气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器件玻璃基板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洁净压缩空气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液晶显示器件玻璃基板所用的洁净压缩空气制备技术各不相同,有的方法干燥机选用不合适,使得压力露点>-70℃;有的方法在干燥机前增加冷冻机才能使压力露点≤-70℃;有的方法前后置过滤器精度选用不合适,使压缩空气洁净度达不到30级;总之,现有方法存在压缩空气中有油,压力露点>-70℃,洁净度达不到30级,输送过程中对洁净压缩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洁净压缩空气制备方法,具有压缩空气中无油,压力露点≤-70℃,洁净度高于30级,输送过程中对洁净压缩空气不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洁净压缩空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水冷无油螺杆式压缩机组对空气进行压缩,使得压缩空气的压力达到0.7-0.8MPa,
第二步,将压缩空气通过活性氧化铝及分子筛吸附的加热再生式干燥机干燥,并且控制流量为4000-4500Nm3/h,
第三步,采用1μ、0.1μ的两级前置过滤和0.1μ、0.01μ两级后置过滤相结合的过滤方式对干燥过的压缩空气进行过滤,
第四步,将过滤过的压缩空气通过达到BA级洁净度的不锈钢精轧管输送,并且管道的连接采用超纯氩气保护的轨道自动焊接。
由于不使用油冷却油密封的两级螺杆机头,具有压缩空气中无油的优点;由于采用活性氧化铝及分子筛吸附的加热再生式干燥机处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子,故而压缩空气的压力露点≤-70℃;由于分别采用不同精度的两级前置过滤和两级后置过滤相结合的过滤方式,故而压缩空气的洁净度高于30级;由于采用达到BA级洁净度的不锈钢精轧管输送压缩空气,并且管道的连接采用超纯氩气保护的轨道自动焊接,故而输送过程中对洁净压缩空气不造成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洁净压缩空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水冷无油螺杆式压缩机组对空气进行压缩,使得压缩空气的压力达到0.7MPa,
第二步,将压缩空气通过活性氧化铝及分子筛吸附的加热再生式干燥机干燥,并且控制流量为4000Nm3/h,压缩空气的压力露点为-80℃,
第三步,采用1μ、0.1μ的两级前置过滤和0.1μ、0.01μ两级后置过滤相结合的过滤方式对干燥过的压缩空气进行过滤,压缩空气的洁净度高于30级,
第四步,将过滤过的压缩空气通过达到BA级洁净度的不锈钢精轧管输送,并且管道的连接采用超纯氩气保护的轨道自动焊接,输送过程中对洁净压缩空气不造成二次污染。
所制的洁净压缩空气的参数为:压力:0.7MPa;压力露点:-80℃;洁净度高于30级。
实施例2
一种洁净压缩空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水冷无油螺杆式压缩机组对空气进行压缩,使得压缩空气的压力达到0.8MPa,
第二步,将压缩空气通过活性氧化铝及分子筛吸附的加热再生式干燥机干燥,并且控制流量为4200Nm3/h,压缩空气的压力露点为-78℃,
第三步,采用1μ、0.1μ的两级前置过滤和0.1μ、0.01μ两级后置过滤相结合的过滤方式对干燥过的压缩空气进行过滤,压缩空气的洁净度高于30级,
第四步,将过滤过的压缩空气通过达到BA级洁净度的不锈钢精轧管输送,并且管道的连接采用超纯氩气保护的轨道自动焊接,输送过程中对洁净压缩空气不造成二次污染。
所制的洁净压缩空气的参数为:压力:0.8MPa;压力露点:-78℃;洁净度高于30级。
实施例3
一种洁净压缩空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水冷无油螺杆式压缩机组对空气进行压缩,使得压缩空气的压力达到0.8MPa,
第二步,将压缩空气通过活性氧化铝及分子筛吸附的加热再生式干燥机干燥,并且控制流量为4500Nm3/h,压缩空气的压力露点为-75℃,
第三步,采用1μ、0.1μ的两级前置过滤和0.1μ、0.01μ两级后置过滤相结合的过滤方式对干燥过的压缩空气进行过滤,压缩空气的洁净度高于30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