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铂铼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2857.6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庆;王嘉欣;陈志祥;臧高山;张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13 | 分类号: | B01J27/13;B01J27/053;C10G35/0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整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铂铼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催化重整是重要的炼油工艺,可将辛烷值或芳烃含量较低的石脑油转化成高辛烷值汽油或高芳烃含量的产品,同时生产优质廉价的氢气。催化重整工艺主要分为连续重整工艺和半再生重整工艺,连续重整催化剂使用铂锡催化剂,特点是低压下初期活性和选择性好,但是稳定性较差,需要连续再生保持催化剂的性能。催化剂在使用前经过活化、还原后不需要进行预硫化。半再生重整催化剂使用铂铼催化剂,特点是稳定性好,选择性稍差,可以长周期稳定运转,再生周期可以达到2~3年。催化剂在使用前经过活化、还原后需要进行预硫化处理。
半再生重整催化剂从单铂催化剂发展到铂铼催化剂,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积炭速率明显降低,运转周期明显延长。铼的引入使催化剂氢解活性明显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降低,必须通过预硫化钝化催化剂的氢解活性。铂铼催化剂预硫化后,催化剂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高。目前,对铂铼催化剂进行预硫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在氢气中引入一定量的H2S缓慢地对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另一种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临氢的条件下向原料油中注入有机硫化物,如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硫醚等。利用有机硫化物分解生成的H2S对催化剂进行预硫化。第一种方法一般用于实验室研究,第二种方法普遍用于铂铼催化剂工业装置开工。这两种方式的本质都是用H2S对催化剂进行预硫化,都属于气相硫化。
Hayes等(J Catal.1975,37:553~554)发现上述预硫化能明显降低PtAl2O3重整催化剂的积炭速率,延长催化剂的周期寿命。Ramaswamy(Proc.Inc.Congr.Catal.6th,1976,2:1061~1070)认为重整催化剂硫化后金属活性中心的脱氢活性虽然下降,但很稳定;未硫化的催化剂初始活性虽然很高,由于过度脱氢,催化剂迅速积炭,失活速率快,稳定性差。
CA748409A对含Pt的重整催化剂在进油前用含硫的气体进行预硫化,预硫化在低硫含量的硫化气体和高线性的气体流速下进行,可使硫化物均匀地与催化剂接触,催化剂中硫含量为0.01~0.03%。预硫化使用的硫化物为在硫化条件下可以分解的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二硫化物或二硫化碳等,这种预硫化可用于新鲜剂,也可用于再生催化剂,预硫化后的催化剂硫含量虽低,但仍较含有同样硫含量,但未经预硫化的再生催化剂的积炭量明显降低。
CA1125211、USP4220520公开了一种含Ir的Al2O3重整催化剂开工的方法,所述的催化剂还可包含铂,这种催化剂在使用前均需进行预硫化。预硫化用含一定量H2S的氢气对催化剂进行处理,再用纯氢气体吹扫催化剂,除去其中多余的硫,硫化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USP4191633公开了一种在重整装置中抑制氢解和C5+液体产物损失的方法,该法在经过至少五次再生和活化的催化剂中,仅通入至多含0.01%硫的硫化物,然后再在原料中注入0.5~50ppm的水,脱附催化剂中吸附的硫,使气体中硫含量达到预硫化要求的水平。
对于重整催化剂中的硫酸根,一般认为会损害催化剂的性能,对催化剂是一种毒物。毛学军等[石油学报(石油化工),2000年第16卷2期,P25-32]发现铂铼重整催化剂上硫酸根的形成不但抑制了催化剂的酸性功能和金属功能,同时加快了催化剂的失活速率,使芳构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幅下降。
CN98117895.2公开了一种重整催化剂上硫酸根的脱除方法,在400~600℃向因硫酸根中毒的催化剂床层通入在该条件下分解出氯化氢的有机氯化合物将其脱除,该法较之常规的催化剂氯化更新再生,可有效脱除催化剂中的硫酸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