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石油包裹体进行油气运移追踪和古今油层判识的数据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2927.8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G01V1/48;G01N2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王振华;张瑞丰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石油 包裹 进行 油气 追踪 古今 油层 数据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尤其是一种对石油 包裹体通过数据进行校正的方法。
技术背景
从烃源岩中排出的石油,向何处运移、聚集和成藏,是石油勘 探部署中的首要问题。目前,主要对原油各种化学组分进行测试并 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和通道。含氮化合物 就是这些化学组分中的突出代表,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其测 试对象是原油,样品主要采自生产井,因而受到较大的限制。值得 注意的是,在多源、多期运聚成藏的情况下,这些原油样品是多期 石油的混合物,采用其中的化学组分将很难对油气运移进行追踪。 另一方面,原油在成藏后由于受生物降解、热降解以及水洗等次生 作用的影响,其化学组分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石油运移 追踪的效果,含氮化合物也不例外。石油包裹体一旦形成,就会记 录油气运移的历史信息,且基本不受这些次生变化的影响。因此, 对石油包裹体进行定量测试,可有效地实现多源、多期石油运移的 追踪。而且测试对象是岩心和岩屑样品,局限性较小,适于大规模 应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Eadington等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进 行了探索,并在美国申请了两项专利技术。第一项专利称为油井位 置的判识(Identifying oil well sites),专利号为5,543,616。 该技术通过碎屑岩颗粒中的石油包裹体来确定井中最大含油饱和 带和可能的油层。首先统计碎屑岩薄片样品中的颗粒总数,和含有 石油包裹体的颗粒的数目,通过下式计算出GOI值(Grains containing Oil Inclusions):
式中,GOI是样品中含有石油包裹体的颗粒百分数;NGO等于含有石 油的颗粒数目,TGN为样品的总颗粒数目。本文中,称该技术为GOI 技术。Eadington等对NGO和TGN的统计测试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 描述。
将该样品的GOI值与标准岩石样品进行对比,确定其最大含油 饱和度,确定地质构造上有油和/或没油的地带(井段或区带):(a) 在已知含油的地质位置上采集样品,并测试该次(第一次)采集的 样品的GOI值;(b)在距离第一次采样的地质位置较远的,可形成石 油包裹体的地质位置上采集多个样品,并测试GO I值;(c)通过GOI 值的对比分析,来确定第二次采集样品的位置是否与第一次采样的 位置具有相同的属性,如含油层或无油层。
Eadington等人的第二项发明的名称是油层判识(Identifying oil columns),专利号为6,097,027。该专利在第一项专利的基础 上,又提出了新的石油包裹体定量估计方法,它不仅可应用于碎屑 岩,更重要的是可对非碎屑岩(如碳酸盐岩)中的石油包裹体进行 定量估计。其测试结果的解释方法与第一项专利基本相同。该技术 定量估计样品中石油包裹体出现的频率,称作“FOI”(Frequency of Oil Inclusions)。首先把岩石薄片放在荧光显微镜下,该显微 镜目镜中的网格可以把样品分成已知数目的小区域(其大小为 0.0625mm×0.0625mm),移动样品,在已知小区域数目的或给定小 区域数目的区域内统计含有石油包裹体的小区域数目。然后,计算 含有石油包裹体的小区域数与已知小区域数目或给定小区域数目 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这就是FOI值(本文称该技术为FOI技术)。 为方便计算,已知小区域的数目或给定小区域的数目一般定为100。 FOI的应用方式与GOI类似,但是FOI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包括砂 岩和碳酸盐岩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9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