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柜员机的传送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2948.X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寿;许成畅;金圣镇;李相铉;南汉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Nautilus晓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7D11/00 | 分类号: | G07D11/00;B65H5/02;B65H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梁兴龙;武玉琴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柜员机 传送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柜员机的传送模块,具体地说,涉及改善自动柜员 机的传送模块的结构,在传送路径上发生纸币的卡纸时能容易地解除该 情况的自动柜员机的传送模块。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与金融服务相联系而不受时间限制、迅速且方便地以无 人方式提供除了咨询业务以外的大部分服务的自动柜员机,有现金自动 取款机(CDU:Cash Dispenser Unit)和现金自动存取机(BRM:Billing Recyling Machine)等,现金自动取款机是从进行金融业务自动化的最初阶 段开发而一直被使用的只能自动地取出现金的装置,现金自动存取机是 除了现金自动取款功能以外还具有存款功能的装置。
图1是显示常规的自动柜员机结构的简图。
参照图1,自动柜员机包括:客户为存取款而投入或者收取纸币用 的存取款部10、传送通过存取部10所存取的纸币的传送路径20、安装 在传送路径20上的用于鉴定纸币有无异常的鉴定部30、使经由鉴定部 30后存入的纸币临时堆放的临时储藏部40、使由客户存入的纸币堆放并 将所堆放的纸币取出以执行回流功能的多个回收盒50等。
经过这种一连串的过程而实现存取款的纸币,沿着形成于传送模块 内的传送路径20而输送,此时,有时因传送模块上的各种原因,在纸币 被输送的过程中发生卡纸,从而导致设备故障。
如此在发生纸币卡纸的情况下,将包括传送模块的纸币存取模块从 自动柜员机向外部取下后,确认发生卡纸的位置,并在将传送模块的内 部打开的状态下除去纸币。
但是,传送模块由存取部10、鉴定部30、临时储藏部40和回收盒 50等纸币的输送路径整体而形成,由于传送模块的一部分区间设在非常 狭窄的空间上,因而构成难以打开传送模块的结构。
另外,由于在与传送模块相邻的部位设有很多其他部件,因而存在 难以除去发生卡纸部位的纸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改善自动柜 员机的传送模块的结构,在传送路径上发生纸币的卡纸时能容易地解除 该情况的自动柜员机的传送模块。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形成纸币传送路径的自动柜员机的传 送模块,包括:第一导向器,对所输送的纸币的下表面进行引导;第二 导向器,设在与所述第一导向器相对的一侧上,对纸币的上表面进行引 导;和输送带,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器和第二导向器之间,用于输送纸币, 开口部,在所述第一导向器或第二导向器上沿垂直方向贯通形成,使得 在发生卡纸时,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器和第二导向器之间的纸币朝着 纸币的面方向接近而除去纸币。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开口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导向器上,所述输送带 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向器上,在所述输送带与所述第一导向器之间夹持纸 币而将其输送。
此外,在所述第一导向器和第二导向器之间彼此相对的纸币引导面 沿着纸币输送方向弯曲地形成为彼此相对的形状,所述第二导向器还包 括空转滑轮,所述空转滑轮使所述输送带向所述第一导向器一侧紧贴。
此外,所述传送模块相对于所述自动柜员机以滑动方式安装和拆下, 从而形成传送路径。
此外,所述传送模块,在相对于所述自动柜员机安装时,使所述输 送带与所述第一导向器紧贴,在相对于所述自动柜员机拆下时,解除所 述输送带与所述第一导向器的紧贴状态。
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自动柜员机的传送模块,由于沿着第一导向器 或第二导向器的垂直方向贯通形成有开口部,因而在传送路径上发生卡 纸时能容易地确认其位置,可以不必拆下而打开传送模块,就能容易地 除去纸币。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常规的自动柜员机结构的简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自动柜员机的传送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传送模块的截面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传送模块安装到自动柜员机内部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
100:传送模块 110:第一导向器 113:空转辊
120:第二导向器 122:驱动滑轮 123:空转滑轮
125:输送带 150:开口部 170:接触轴承
210:上部框架 220:下部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autilus晓星株式会社,未经Nautilus晓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