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3193.5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史新艳;史弘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新艳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7/02;A61K33/06;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烧伤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学对烧烫伤的认识历史悠久,中医理论认为火毒所致,火热伤阴,蕴毒腐肉,治疗清热养阴解毒,去腐生肌为原则。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任何热水,如沸水,热粥,蒸汽,滚油,石灰水,金属溶液等均可烫伤人体皮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烧烫伤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皮肤热损伤,如何做好创面早期处理,减轻疼痛,渗出防预感染,缩短愈合时间,因此怎样在中医领域内寻求一种疗效高,成本低,操作步骤简单,市场前景广阔的烧烫伤药物组合物剂型及制备方法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迅速修复皮损,促进正常组织结痂形成,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现依据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虎杖6-9份,地榆2-5份,白芨2-5份,冰片1-3份,黄连2-5份,枯矾2-5份,茜草2-5份。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和验证,研制出该纯中药喷涂剂,安全无毒副作用,I°II°的烧烫伤患者使用后能迅速达到消肿生肌止痛的效果,并可迅速使创面渗出减少,具有干燥结痂,不易留疤痕,不易感染等功能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按下列比例称取原料:虎杖6-9份,地榆2-5份,白芨2-5份,冰片1-3份,黄连2-5份,枯矾2-5份,茜草2-5份。
本发明制备方法如下:
(1)、按组方称取药材备用;
(2)、将备用药材粉碎成50目装入双层纱布袋内;
(3)、将装有药材的双层纱布袋置于盛有2倍的80%医用酒精中常温浸泡1周后过滤、沉淀、去杂,得上清液A;
(4)、将经过程序(2)过滤出药渣再兑入与药渣等量的80%医用酒精二次浸泡一周后过滤、沉淀、去杂,得上清液B;
(5)、将所得的上清液A、B混合,稳沉去底,按规格装瓶,无菌密封,即得本发明药物。
本发明使用方法是: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尔后再用3%双氧水清创,直至把创面清洗干净,将药液喷涂患部,每日喷药次数不限,直至使创面完全成痂时,可减少喷涂次数,以保持结痂的完整性,从而避免了烧烫疤痕的残留。轻度一般喷涂1-2天即愈,中度烧烫伤5-7天即愈,重度烧烫伤,用药20天创面完愈合。
为表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人对50例病例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均为本专科病人,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9个月。
2,诊断与病例选择,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四版《外科学》教材的深度标法进行烧烫面积和深度分类分为轻,中,重,特重4类。
3、水油烫伤24例,钢铁烧烫伤10例,柴(汽)油烧伤6例,电击伤2例,化学烧伤3例,其他烧伤3例,石灰水烫伤2例。
4、烧烫伤部位:腿部27处,足部20处,手部16处,臀部9处,头颈面部11处,躯干部8处。
5、烧烫伤程度:轻度28例,中度21例,重度1例,特重0例。
疗效分析
1、疗效标准:痊愈,创面完全愈合,轻度5天,中度7天,重度20天,有效,超过痊愈时间以上愈合者为有效。无效:在以上规定时间内烧伤创面不愈合,无改善或缩小者。
2、通过使用本发明药物,痊愈40例,有效者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新艳,未经史新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消防专用水泵
- 下一篇:一种铅泵铅液防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