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3238.9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2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阮时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时宝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黄秀婷;丁秀丽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溃疡性 结肠炎 中成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位主要在大 肠,又有称为溃疡性大肠炎。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以结肠粘膜慢性炎 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等消化系 统表现,可伴有腹胀、乏力、消瘦、发热等全身症状及口腔粘膜病变、眼损害、 肝胆病变、关节损害、皮肤病变等肠外表现。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 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亦可见于儿童或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据 报道:西方国家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为(3-14.3)/10万。本病在我国原本比欧 美国家较少见,且病情一般较轻;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饮食结构 的改变,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人数逐渐增多。该病治愈难度大,且愈 后又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到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由于本病至今 原因仍不十分明确,故治疗尚不成熟。目前国内外西医内科治疗UC的药物,主 要有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及其控释剂艾迪沙、潘他 沙、奥柳氮、巴柳氮等)、皮质类固醇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硫唑嘌 呤、巯嘌呤、环孢菌素、甲氨蝶呤)、抗菌药(喹喏酮类、咪唑类、及嘧啶类)、 短链脂肪酸、炎性介质生成抑制剂(白细胞活化抑制剂)、肠粘膜保护剂、苯二 氮卓剂等,不可否认这些药物对本病有一定的作用;但长期服用大都有明显毒、 副作用;且难以根治,停药后易复发;且部分药物还具有价格昂贵、病人难以 支持等缺点。目前西医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治疗重型的暴发型患者,尤是伴有 明显的并发症患者,但不可避免的手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能根治本病也是面临的 一大难题。而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上则有着悠久的历史、较好的疗效,研制安全、 有效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
溃疡性结肠炎属祖国医学“泄泻”“痢疾”、“肠癖”等范畴。历代医籍对其 发病机制有充分详细论述,《内经》对本病发病机制论述主要有风、寒、湿均可 引起泄泻;饮食、起居、情志失宜,可发生腹泻;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 关。这为后世泄泻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目前在我国该病以中医药治疗 为主,并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中医药治疗本病,多为汤剂,难以推广。近年 来,国内围绕中医“泄泻”、“痢疾”、“滞下”等病,虽然开发了几种中成药, 如结肠灵、肠炎宁、胃肠康、结肠康、肠康舒等,但疗效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一种简便、经济、疗程短、疗效显著、 愈后复发率低且临床使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 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述原料药按下述重量配比制成的:淮山药25-35 份,野麻草25-35份,党参15-20份,白术10-15份,白芍10-15份,荷叶15-25 份,防风4-8份,砂仁4-8份,甘草3-8份。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的中成药配方用于久泻、四肢乏力、形体虚羸、饮食不化、面 色萎黄、舌苔白腻、脉虚缓,或用于久泻、食欲锐减、舌苔少、脉虚细或虚细 数。经临床长期使用,该验方补中寓消、不寒不燥、性质平和,实为调理胃肠 之良方,对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慢性细菌性或阿米巴 痢疾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发长期慢性腹泻(中医辨证属于脾肾两虚、气阴两 虚夹湿阻、气滞证型),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2)本发明的中成药遵从中医药传统理论,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脾肾以治 本,渗湿止泻、行气导滞以治标,诸药协同共奏扶正祛邪之目的。该中成药具 有抑菌消炎、修复肠粘膜病变组织之功效,从而能使迁延难治的溃疡性结肠炎 获得根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时宝,未经阮时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2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显示装置和设置信息显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柱形电池水冷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