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冷/热流媒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3632.2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傅礼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礼铭 |
主分类号: | F16L59/06 | 分类号: | F16L5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流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冷/热流媒的专用管道,具体为一种供冷/热流媒管道。
【发明背景】
目前,集中采暖供冷系统的室外管网已大量采用具有聚氨酯保温层或具有符合保温层的 供热管道,如申请号为90214231.3的“全塑预制直埋保温管”和申请号为98217319.9的“具 有复合保温层的供热管道”。它们直接埋在地下,具有造价低、安装方便、工期短、维修量小、 热损失小等特点。但对于温度超过150℃的高温蒸汽会是聚氨酯保温层碳化,从而破坏了聚 氨酯的结构,缩短了它的使用寿命和保温性能。后者,虽然在钢管和聚氨酯保温层之间刷了 一道耐高温的涂料层,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聚氨酯的老化和碳化,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且这些做法不适合集中采暖供冷系统的室内管网。
室内采暖供冷管网通常的做法是用玻璃钢、铝合金或不锈钢片制成方形管状再在其外裹 以保温层的保护层。其管线或截面的面积会随冷/热流媒的流量大小而变化。这种室内管网的 做法通常要占去房屋大量的使用空间,使得房屋层高增加了很多,从而造价也增加了很多, 且严重影响房屋室内美观。
本申请人于2006年申请了“一种现浇钢筋砼采暖供冷楼板”(申请号为200620013349.x) 发明于一种直接由带空腔的楼板采暖供冷的先进方式。但如何在房间与房间之间、空腔与空 腔之间传递冷/热能量,且成组的空腔之间、房间与房间之间还能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还符合 热工传递原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发明一种适合暗装、且节能可靠的冷/热流媒管道成为 这种技术得以实现的关键点。
而要发明一种管道既适用于空外冷热管网又适用于室内冷热管网,尤其还适用于室内暗 装了管网则更是一种急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冷/热流媒管道,它不仅适合于高温蒸汽、高温液体等热 流媒的传输供应,也适合于低温气体等冷流媒的传输供应;它不仅适用于直埋式的室外供冷/ 热管网,还适用于室内供冷/热的普通明装管网,尤其适用于室内供冷/热的暗装管网,它具有 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供冷/热流媒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由芯管1、外管2、 连接件3和芯管1与外管2之间的气腔4组成。芯管1是用来供传输冷/热流媒提供冷/热能源 的,外管2用来保护工作芯管1,并和外管2之间形成气腔4,连接件3起到连接芯管1和外 管2的作用,气腔4是一个能源集散点。所述气腔4既给工作芯管1的保温节能提供了一个 优良的运行环境,也为防止冷/热流媒过冷或过热损伤外管2和附在外管2内侧的保温层5。 这样的带气腔的供冷/热流媒管道既使用于直埋地下或架空设置的室外供冷热管网,也适用于 室内明装或暗装的采暖供冷管网。所述芯管1的管径沿着冷/热流媒流动方向是由大到小或者 由小到大变化的。其管径的大小变化规律是根据冷/热能量需求量的大小确定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芯管1的材质是由金属、塑料或及其组合构成的,纯金属管如 钢管、纯塑料管或者内层金属外层塑料或者内层塑料外层金属也是可以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外管2由内壁保温层5、管体6和外壁保温层7构成。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2的内壁保温层5为超细玻璃层、发泡聚氨酯、矿棉或玻 璃纤维。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外管2的管体(6)由金属、塑料、玻璃钢、水泥砂浆加纤维 或钢丝网中至少一种构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外管2的横截面形状是方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多边形 及其它异形。
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3)是空心桁架或实心片状板,所述实心片状板带气孔 (8)或连接导管(9)。
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材质是金属、塑料、水泥制品或者及其组合制成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供冷/热流媒管道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一种供冷/热流媒管道的外管不同形状的一组剖面图,
图2a为方形;图2b为圆形;图2c为半圆形;图2d为两个半圆的组合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供冷/热流媒管道的轴测示意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由芯管1、外管2、 连接芯管1与外管2之间的连接件3和芯管1与外管2之间的气腔4组成。
图2是一种供冷/热流媒管道的外管不同形状的一组剖面图。图2a为方形,图2b为圆形;图 2c为半圆形;图2d为两个半圆的组合形状,不同的形状用于不同的工程或不同的部位。例 如,室外多用圆形,室内多用方形,特别部位则用多边形或其它异形。无论其外管2形状如 何,都可能有内壁保护层5、管体6和外壁保护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礼铭,未经傅礼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